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药企老板:垄断太厉害 一些药不生产因买不到原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1  浏览次数:159
  医药网5月8日讯 5月2日,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清单显示,多达1004个品规的药品断供。作为一家广东省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中标厂家的董事长,李明达(化名)已不止一次被问及不提供药品的原因了。      “我们车间已经有一两年没有生产这个药了,因为根本就买不到原料。”5月4日,李明达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连声说道,现在企业真的过得很艰难,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一些卖得好的药品,尽管量上去了,但连年上涨的成本已侵蚀了本来有的利润,而被小部分市场垄断的原料药,更是让企业难以生存。     部分原料药价格翻近8     在化学制剂行业中,化学原料药企业处于上游,制剂企业处于下游,原料药企业并不直接对制剂企业进行供货,而是通过一些医药经营公司。     李明达的公司就处在这一产业链的下游,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原料药垄断是导致廉价药断供的主要原因。“以维生素B1为例,以前一公斤的价格是230元到280元,现在超过1800元,有时候甚至到2000元,很离谱。”     李明达说,最开始中标的时候厂里还有一些存货,没多长时间就送完了,就要去原料商那边订货。但是他每次去生产原料的工厂进货,对方都会说厂里的货已经被订光了,就算现场有货也买不到。他心里清楚,几个大公司把这些原料都买光了,再拿到市面上来炒。     由于审批严格,取得原料药生产资质的药厂并不多。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而考虑到污染压力大、盈利空间小,真正生产的药厂数量可能更少。从近年公布的原料药垄断案来看,被垄断原料药的获批生产厂家多为个位数,实际投产的往往仅有2~3家。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数据库后发现,李明达为原料发愁的这种药物,在全国有超过700家生产企业。正是供给之间的剧烈反差,让一些人有机可乘。但是,李明达不愿透露更多关于垄断商的信息,只对记者一再强调,“原料垄断太厉害了,很多品种都是这样。”     感叹药企生存难     除了颇为无奈的原料价格,李明达也发现,生产车间的升级改造费用、产品升级费用和每年递增的租金、人工成本,已经让他的企业步履维艰。     李明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为了通过2015年底前的GMP标准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他按照标准对每个车间升级,一个车间的费用是3000万元~ 5000万元不等。     去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又要求所有药品完成一致性评价,一个产品的升级费用大约700万元,第一批需要升级的大约有50种产品,预计投入3.5亿元。     据了解,新版GMP标准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制剂企业成本。GMP标准是为让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的风险降至最低而订立,其中对厂房、地面、设备、人员、培训、卫生、空气和水的纯化等都有规定。据业内估算,如果原来的厂房和设备不符合新版GMP认证标准,必须投资另建一个新厂和设备,造价过亿。     李明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了减缓压力,他已将车间改造费用分5年摊销,如今第一批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升级又要投入3个多亿。公司有90多个品种,参与第一批升级的数量刚刚过半,接下来还有更艰巨的升级费用。与此同时,人工成本也在逐年攀升。      “今年刚给每个工人加了20%的工资,很难请到人。”李明达说,现在一名新员工每月的成本是3700元~3800元,还要包吃包住,一条生产线要六七名员工,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是,这些年来,药品销售单价不仅没上涨,还有下降的趋势,每年利润越来越少。     他给记者举例称,公司生产一盒葡萄糖注射液的成本就要1.8元,但中标价却只有1.2元,这意味着只要生产出来就亏损,企业只能不供货、上“黑名单”,继而接受处罚。“真的是没办法做,中了标也不敢生产,医疗行业越来越难过了。”
 
关键词: 药品断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