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4月20日讯 东北制药2016年的年报已经公布,实现营业收入48.14亿元,同比增长25.56%;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2378.81万元。维生素C原料药涨价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基于此公司在维生素C领域继续发力。近期,东北制药发布公告,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4亿元,用于维生素C生产线搬迁及智能化升级项目。此番如此大手笔,会取得怎样的成效呢?
2016年经营业绩反转,实现扭亏
东北制药旗下拥有维生素系列药品、抗感染系统用药、妇产科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系列用药、镇痛镇咳系列用药等十大系列精品、400多种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
据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16年,东北制药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以及两者的增长率均较2015年有所增长。2016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反转,实现营业收入48.14亿元,同比增长2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8.81万元,同比上年减亏增盈44432万元。在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公司发展质量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维生素C提价,刺激业绩增长
东北制药旗下制剂、原料药和医药商业三大板块结构均衡,协同、有力地支撑总体规模增长。由图2可知,公司三大板块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及各自的增长率均有明显的上涨。
2016年,公司制剂、原料药和医药商业三大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19亿元、11.30亿元和18.52亿元。其中:制剂规模同比增长24.59%,利润增长22760万元;原料药规模同比增长19.53%,减亏增利24972万元;医药商业规模同比增长31.51%,利润增长8.95%。
2016年以来随着国内环保要求的趋严,公司部分新增产能顺利投产,原料药板块的金刚烷胺、氯霉素价格上涨、销量增加。维生素C作为公司营收占比最大的原料药品种,近半年来价格涨幅度已达80%以上。多种原料药价格上涨,助力公司顺利实现扭亏。
维生素C原料药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原料药,价格深受供求关系影响。维生素C主要由我国生产企业供应。2016年之前,维生素C一直因产能严重过剩处于价格低谷。全球维生素C的供应商主要有6家,除荷兰皇家帝斯曼苏格兰厂外,其余5家均在中国,包括石家庄制药、东北制药、华北制药、江山制药以及鲁维制药,从2012年起,中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一直面临业务亏损的压力。
受京津冀环保整治影响,维生素C厂家逐渐减少生产量。2016年底,石家庄市的环保政策直接导致五大巨头中的石家庄制药以及华北制药停产,市场库存逐渐减少,维生素C供应逐渐趋于紧张。2016年9月帝斯曼宣布提高中国生产的维生素C产品售价10%后,维C市场出现上涨动力。4月1日,维生素C商品指数为181.48,创下周期内的历史新高,较2013年4月23日最低点81.98点上涨121.37%。截至目前,维C出口报价已达9.5美元/kg、内销报价已达75元/kg(食品级)。未来维生素C价格仍有望持续上涨,2017年有望大幅提振公司业绩。
拟募资14亿加码维生素C业务
4月6日,东北制药发布公告,拟以询价方式非公开发行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0%,募集资金不超过14亿元,用于维生素C生产线搬迁及智能化升级项目;项目拟在2017年4月开始施工,2018年12月建成投产。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沈阳恒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诺认购此次发行股份数量的20.89%。
对于此次募资,东北制药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维生素原料药市场价格明显回暖。维生素原料药是国际流通商品,价格受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影响。2017年,全球的维生素C原料药需求约15万吨,中国是主要供应国。2016年11月底,维生素C供应出现缺口,价格大幅上涨。与2016年低价相比,2017年2月末维生素C增长幅度已达80%至90%。
东北制药在此轮维生素C的价格上涨中盈利能力有显著改善,公司拟把握此次市场机会,争取在此轮维生素C价格上升周期内,完成维生素C产品线的搬迁、产能升级相关工作。东北制药表示,本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公司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技术与生产质量标准,促使公司由维生素C生产大厂向维生素C生产强厂转变。增强公司维生素C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提高公司在全球维生素C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
结语
2016年9月,全球维C行业去产能仍在进行中,维生素原料药市场价格低迷,但东北制药仍看好维生素C的发展,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维C行业在亏损持续、环保趋严等压力下,行业过剩产能正逐步出清,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来临,作为行业龙头之一,东北制药能否在维C复兴过程中充分受益,值得大家期待。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上市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