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4月13日讯 国务院正式部署,医联体将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与之相关的是,医学影像和检查检验中心也将彻底的大爆发。
4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会议提出了四大具体措施,包括:
一要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因地制宜探索由三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县级医院牵头,组建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城乡医疗机构或专科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医联体,大力发展面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二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通过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在医联体内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中心,在医联体内提供一体化服务。不同医联体之间也要加强合作。
三要加快落实分级诊疗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年内把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服务范围。鼓励和引导居民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术后恢复期、重症稳定期等患者向下转诊通道。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
四要加大政策支持。探索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分配激励机制。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将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内流动执业一般不需办理相关手续。以改革创新更好满足群众疾病预防、方便就医和护理康复等需求。
医联体四大形式,三级医院年内全参与
按照会议部署,全国、全面性的医联体建设浪潮将很快到来。
关于医联体的具体试点形式,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今年两会时曾公开表示:
“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中,有几种形式:第一,城市的医联体,有的是紧密型,有的相对松散。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第二,在县域的范围内,现在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叫做“医共体”。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第三,作为专科就搞专科的联盟。专科联盟往往是跨区域的,比如说有一些眼科、儿科、妇产科这样的专科联盟。第四,针对边远地区,我们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
李斌还表示,今年所有的三级医院都要带头参与医联体的建设。
医联体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未来大趋势和方向所在。国务院在部署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中心,在医联体内提供一体化服务”,那么随着医联体的建设浪潮推进,全国各地也将迎来影像和检验中心的春天。
大变革,医联体内医保打包付费
其中,李斌所提及、并认为比较好的“医共体”这一形式,最典型代表是安徽省天长市。这是与福建省三明市一样的又一大医改明星。前不久的全国医改大会上,天长市也是公开亮相了的,所介绍的正是医共体做法。
而天长市的医共体,不仅仅是有分级诊疗、检验互认等,还有大型医疗设备的统一管理、共同使用,有医共体统筹实行的医保总额付费制度,倒逼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疗机构一起主动控制不合理费用。效果之一是,天长市的药占比早就降到了30%以下,耗材占比也早就降到了9%。
此次,国务院在部署中也明确提出,要“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这意味着,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单个医院各自进行的医保总额预付方式将出现明显变化。
国务院鼓励医联体内医保打包付费,也即各家医疗机构一起来控制开销,超出部分不予报销,多出来的结余部分则由各家医疗机构一起利益共享。
这种模式在控费同时,应也会加剧医疗机构“挑选”患者、减少必要服务的问题。当然,对业内企业来说,也有个直接影响就是,上上下下的医疗机构都不敢、也不愿意多花钱,反而使劲控制药品、耗材、设备采购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