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切实降低看病贵重要措施之一,去年这个时候佛山全市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根据市卫生局医改办统计显示,一年内全市市民门急诊次均费用由34.2元下降到31.47元(7.99%)。但有市民认为基药药价下降“没感觉”。对此,市卫生局称拟通过市、区两级降低药品采购中间成本。
推基药社区门急诊同比去年增1.81%
佛山市卫生局医改办提供资料显示,从佛山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去年12月20日)到本月初,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门急诊次均费用由34.2元下降到31.47元,下降7.99%;住院次均费用由2479.6元下降到2389.1元,下降3.65%;门急诊平均每月1085269人次,同比去年每月1066012人次,增加1.81%。
“基药制度推行,对我们引导市民小病在社区治疗策略起到很好效果,一年来全市在社区卫生院治疗人数同比增加4%,同时平均费用大概下降了一成。按照一级卫生院情况,市民看一次病,缴交的诊费通过两级报销后,一般自己交纳费用仅仅是总诊费的10%。”市卫生局副局长谭光明指出,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是佛山“2009—2011”三年医改所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将为“十二五”医改方向提供参考。
疑问: “降几毛钱没感觉”
孙小姐拥有禅城区居民医保资格,在向阳医院看病后,她表示用医保买基药并没有什么降价的感觉。“医院给我们看了全部669种基药目录,告知我开哪些药可享受到优惠,这次我看的是感冒,要支付63.5元,报销后自己掏18.5元买药,比去中医院要便宜些,但是感觉这些药价格也不便宜。”
记者留意到,以布诺芬片为例,目前禅城区医保病人是4.78元,自费病人为5.5元。 另外市民黄先生指出,现在物价这么高,降几毛钱真的没大用,如果平时小病都是自己去药店买药,价格跟这里差不多。记者了解到,有些佛山参保的患者中因为家境不错,在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后,也很少到基层医院诊疗。
基药只降几毛钱现实并没有令市民满意,但却引出另一个问题:自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一年以来,围绕该制度的争议不断,特别是基本药物招标“唯低价论”的现状,已经危及到了基本药物的用药安全。市食药监局指出,根据计划,将对基本药物将继续实施全品种覆盖抽验,尤其对中标价格异常偏低的品种要严密监测其产品质量,把握药用原辅料来源追溯和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两个关键点。尤其是明年2月底前,将告知药企生产基本药物时进行品种赋码,让所有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必须经过电子监管网实现数据上传。
办法: 各区统一配送甚至厂家直接对接
“基本药物推行一年,由于取消了药品15%加成销售这一环,应该说惠及了很多市民,但是市民仍说药品没降价,这个归结为10几年来,我们药品采购一直都称每年在降价,但是这是个账面上的数字,因为那么多药,降的数量不多,降得种类不多,所以即便立了基药目录,但是药品降幅基本感觉不到。”中山大学卫生管理培训中心胡正路副主任对记者表示,卫生部门一直致力于在流通环节上挤干多余“水份”,但是有时候受制于药企,因为没利润,药企肯定不干了。
“对于全市30多家医保定点医院、190多个社区卫生站来说,药品大致可分为基药和非基药出售,基药因为是政府管辖范畴内,所以利润不大,其他一部分药我们则由市场定价。”市卫生局副局长谭光明表示,由于药品采购中存在配送环节,这也是药品成本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基药价格,市卫生部门拟让各区统一配送基药,减少中间环节。“基药采购量大了,相对价格会降低,而且我们还考虑让各区直接与药企对接,将整个采购环节公开:政府直接向生产企业支付药款,在保障生产企业利益同时,排除暗箱操作。”
医生盼增加基药目录 优先考虑本地名优药品
12月20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基本药物目录将扩大,下一步,将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药品质量全程监控为切入点,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安全有效。
胡正路指出,“基本药物现在都是通过网络采购,目前药物网络采购就缺乏监控,政府要采取差异化手段,通过组织生产、监控基本药物采购等方式,避免基药监控缺失,尤其是有些紧缺基药得不到充足补充。”
“基药目录启用时,我们就提出,有些慢性病治疗会很困难,但是一年过去了,这个问题还没能很好解决,简单说就是基本药物目录缺乏特殊药和急诊用药,即便是订购,因为厂家不生产,很难买到。比如病人有特殊病,因为所用药不是基药,受报销限制,开不了太多,只能打一针缓解下症状,但是要想持续治疗,就必须吃药,否则就要换治疗办法或者转到大医院治疗,这就不符合基药推出初衷。”永安医院医务科相关负责人指出,现在基药品种比较多了,但有些慢性病还是很难有针对性药,可否增加一些本地优秀药物进目录,毕竟这些药用了很多年,口碑很好。“华佗再造丸治疗中风就很好,但它不是基本药物目录药品。”
“基药目录有必要每年都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修订,卫生部门可以考虑将一些毒副作用微小的药品列入基药目录。”身为市政协委员的市二医王晓宁指出,基药使用多了,一方面能纠正医生用药习惯,尽可能减少大处方几率,同时让专科医院用药和综合性医院用药有区分,这样就能在很大范围内兼顾到更多患者。 (南方日报 尹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