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2月22日讯 今年2月,发改委正式发布2016年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以下简称“2017版目录”)。相较于2013年版目录战略新兴产业7个行业、24个重点发展方向下的125个子方向,共3100余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2017年版共计5大领域8个产业(相关服务业单独列出)、40个重点方向下的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国家扶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与药品相关的,主要涉及跨界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大健康三大方向,笔者进一步对比2017年版目录和2013年版目录,从保持和增减内容进行解读。
跨界产业: 首提“数据制药”概念
2017年版目录中,“信息技术服务”中首次分出“‘互联网+’应用服务”方向,“互联网+”益民服务中医疗服务是其中的一项。
在2013年版目录中,发改委更多是期望在物联网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能力基础上,医疗能与物联网应用服务相结合,提供面向医疗行业和公众的服务。2017年版目录也延续了此扶持内容。
2013年版目录对于“公共事业信息服务”中的“医疗信息服务”有具体的指标,主要包括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增值服务、医院一体化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医疗信息服务主要组成内容是区域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药方、云计算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查、健康管理、药品配送。“医疗信息服务”最终没有在2017年版目录涵括,或许和“电子药方”的叫停有关。区域性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已经积极在建立,并与个人医保帐号联动起来,此部分应属于“互联网+”医疗益民服务。
实际上,2013年版所提倡的远程医疗服务(即大中城市三级医院与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于信息网络的医疗合作)已经有不少案例了。如乌镇互联网医院、四川微医互联网医院、甘肃互联网医院、广西互联网医院、宁波云医院、阿里健康网络医院、上海儿童互联网医院、浙大一院互联网医院等。据腾讯研究院、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截至2016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大军已经扩充到约36家。
2017年版目录首次提到“大数据服务”,在该方向首提“数据制药”概念。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被列入为扶持内容,其关键是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异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挖掘,将所输出的信息和知识应用于制药生产中。
2017年版首提的“人工智能”方向下的“人工智能系统”子方向,也将健康医疗列为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所要重点开发的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从增减内容看资源倾向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整体扶持的内容,2017年版目录和2013年版目录差异不大,主要是个别内容的微调。从微调中可以看出发改委对各不同分类产品的扶持政策的变化——延续现有的大部分政策,往临床所需、质量提高方向倾斜资源。
“新型疫苗”没有再提及“疫苗生产用清洁动物、细胞基质、培养基等”内容,此部分移至“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下。2017年版目录“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对应2013年版目录的“生物分离介质与药用辅料”。
“生物技术药物”将“多肽药物”及“多肽药物大规模合成技术”“重组凝血因子、基因重组白蛋白”剔除。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不再包括“抗肿瘤辅助用药”内容,新增“儿童疾病治疗的新型药物、‘孤儿病’治疗药物”。不再扶持辅助用药并将资源倾斜于儿童用药,与目前国家卫计委和人社部门所提倡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一致。
“现代中药与民族药”没有再涵括“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研究”以及“珍稀濒危品种保护、替代品研究,建设道地和紧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养殖,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构建中药种质及活性成分资源库,完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我国独有的源于昆虫动物药的种质及活性成分资源库建设及养殖质量管理规范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的建设,开展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搭建濒危独特药用昆虫动物资源保护信息网络”;新增“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安全限度研究”以及“中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与装备开发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装备等”。国家总局放开GAP认证的管理,对于中药质量管理方面的扶持不再是源头生产基地,而是更偏向于结果导向——以质量检测数据证明药品安全有效。
“生物医药服务”增加“生物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以及“针对个性化健康保障和精准医疗的基因检测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针对重大疑难病症的生物治疗服务”,提倡与“大数据”、“精准医疗”相结合发展个性化治疗。
“海洋生物医药”整个部分删除,这意味着不再强调来源是否来自海洋生物,相关扶持内容在其它部分基本重合。
大健康:关注“生物食品”“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
在“生物农业产业”方向下新增“生物食品”子方向。扶持内容包括“包括食品生物组学技术、生物活性因子靶向分离与萃取技术、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术、食品生物高效转化技术、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技术、分子食品、精准营养食品等”。
对于关注大健康并期望转型大健康的企业,鉴于“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研究”不再扶持,相关企业可以关注精准营养食品,其概念与中医“治未病”相似,主要是通过基因科学和食品科学相结合,靶向设计食品营养,精准制造个性化食品。其发展同样需要整合大数据、基因科学、经典营养学、肠道医学等信息。
2013年目录已提倡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方向,也是大健康值得布局的方向。如天然类胡萝卜素如虾青素、叶黄素、藻黄素等天然色素、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海洋新型酶类,海洋生物功能蛋白、肽和寡糖类,海藻提取物等海洋活性成分,都是2013年和2017年都扶持内容。2017年目录还新增扶持“甲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绿色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