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中德科学家合作发现肝功能恢复的“秘密机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4  浏览次数:95
  医药网2月21日讯 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与德国海德堡大学联合组建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揭牌。该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这将有望降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换肝率及死亡率。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新近召开的亚洲-太平洋肝病年会上发布,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     我国是肝病大国,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慢加急性肝衰竭,是近年来新定义的一种肝脏疾病终末期综合征,是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的急性失代偿所导致的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所有肝脏疾病中短期死亡率最高的一类。一旦由肝硬化阶段发展至慢加急性肝衰竭,三个月死亡率高达50-70%。在疾病发生早期进行肝移植是该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有效降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死亡率被视为“摘取肝病皇冠上的明珠”。     据介绍,仁济医院消化科李海团队与德国团队从2008年起即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脏病变的机制开展研究。2014年,经过双方合作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发现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亚大块肝坏死,肝脏发生了面积在15-70%之间的大块坏死,直接导致了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并最终形成多脏器衰竭。该发现阐述了疾病发生的本质,为今后开发抗急性肝细胞坏死的创新药物提供了依据。该成果已于2015年发表于世界最前沿的肝病学杂志之一《Journal of Hepatology》。2016年11月,中德双方团队共同承担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项目顺利申请获得中德科学中心(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德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成立)150万的科学基金资助。     参与该项目的中方人员有消化科李海教授团队及肝移植实验中心的孔晓妮教授团队,仁济医院消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代表了我国最先进消化医学水平,我院肝移植中心的肝移植手术量亦居世界前列。而该项目不仅融合了仁济医院消化科与肝移植中心的两股优秀科研力量,项目进展期间,中方与德方优势资源互补,仁济医院提供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海德堡大学共享先进的实验研究技术。双方团队还将通过科研讨论与交流,共同解决研究难题。     2月15-19日在上海召开的亚洲-太平洋肝病年会上,“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团队”项目公布了其最新研究发现——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据李海介绍,尽管慢加急性肝衰竭有50-70%的高死亡率,但仍有30-50%患者可以存活。因此最近三年,中德团队进一步在发生大块坏死肝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是怎样的因素让这部分患者存活下来。     李海说,肝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只要有20-30%的肝功能恢复就可让患者存活。决定肝脏能否恢复功能的关键因素是“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该结构的出现代表再生的肝细胞不仅可以发挥合成氨基酸、代谢有害物质的功能,而且能将胆红素、胆汁酸等有害物质顺利排泄至胆道。该结构的形成代表肝细胞真正能发挥功能,即所谓的“功能性肝再生”。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发生肝坏死的被研究对象在2周内肝脏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再生。但是只有5例存活的对象真正具有功能性肝再生“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而死亡及治疗无效进行移植的患者无法形成该重要结构。     专家表示,“功能性肝再生”是决定慢加急性肝衰竭存活患者关键因素,这一成果的发现为今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可以开发促进“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的靶向药物,而且可以通过改善病变肝脏局部的微环境,让肝脏本身促进“肝细胞的毛细胆管化”的形成。干细胞的治疗为后者提供了很大的可能。
 
关键词: 肝功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