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尔基因宣布其S1P1调控剂ozanimod在一个叫做SUNBEAM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比百健的beta干扰素(商品名Avonex)显着降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复发频率,达到试验一级终点。Ozanimod也比Avonex减少新病灶的出现,这也是一个关键的二级终点。现在ozanimod还有一个叫做RADIANCE的三期临床正在进行,结果将在第二季度公布。如果一切顺利ozanimod有望今年上市。
多发性硬化症是最常见的中枢免疫疾病,白人发病率较高。最近10年这个市场增长很快,上市了多个新药,其中百健拥有Tysabri、富马酸二甲酯、Zinbryta等产品,是主要选手。Ozanimod是由Receptos开发,2015年被赛尔基因72亿收购。除了MS,ozanimod还在其它免疫疾病的临床开发中。赛尔基因预计这个产品最后可能有40-60亿美元的峰值销售。
S1P1调控剂发源于fingolimod(商品名Gilenya)。90年代日本科学家从冬虫夏草寻找免疫调控剂时合成了这个化合物,后来发现fingolimod在体内被磷酸化后可以激活一个叫做S1P1的GPCR,导致后者被内化降解。这个受体在很多免疫细胞表达,对T细胞的转移有调控功能。这是传统的植物化学联手药理学的新药发现模式,和现在从靶点开始的新药研发有所不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多通过药理学发现的药物后来也找到了分子机理,如fingolimod这个例子。但有些药物如扑热息痛现在还是一本糊涂账,就当是人家做好事不留名了。
这个模式虽然能找到新药但是因为分子机理不清所以优化不一定彻底。Fingolimod后来由诺华上市,但这个药物耐受性不是最好,主要是对心率有影响。这个缺陷也为后来更精准的类似物留了空间,ozanimod应运而生。当然不是所有的后续化合物都能击败首创。梯瓦的类似物laquinimod高剂量也有心血管副作用,现在已经失败两个三期临床。因为是S1P1首创药物,Fingolimod现在也是30亿美元的大药。这个药的专利马上要到期,对ozanimod这样后续产品是个压力。
赛尔基因以免疫调控药物为生,其主要产品是沙利度胺系列产品。这也是一类通过传统药理试验发现的药物,因为反应停事件闻名于世。后来发现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很好,但机理现在也是迷迷糊糊。所以赛尔基因收购receptos并不算奇怪,今天这个结果也令两年前72亿美元的投入有所回报。赛尔基因收购很有特色,以早期、多样化收购为主,而不是象赛诺菲那样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在优质晚期产品极度缺乏的今天,赛尔基因的模式应该说是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