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多视角剖析吸睛品种外贸走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4  浏览次数:105
  医药网1月4日讯 长期以来,我国原料药出口占比一直较大,2016年前三季度,西药类商品三大类别的出口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原料药仍为最主要的出口类别,出口额占比高达81.88%。但近几年来,大宗原料药出口风光不再,由于产能过剩的问题未得到根治,出口无法摆脱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持续下行之势很难逆转。     维生素类:     触底反弹,量价齐升     近几年,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价格逐年走低,去年出口均价低至8.1美元/公斤,今年一季度出口均价更是创下7.75美元/公斤的低点。     自二季度以来,维生素出口价格触底反弹,1-9月累计出口均价为8.61美元/公斤,同比上涨3.7%,同期出口量达18.94万吨,同比增长10.21%,出口金额达到16.3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呈现出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我国主要出口的维生素类原料药分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D族维生素,分别占据我国维生素类出口总额的26.8%、20.4%、20%和13.9%。而出口形势不尽相同,其中,B族维生素出口价格同比大涨30.53%,使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39.16%;维生素E的出口量价齐升,其中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54%;维生素C依靠出口数量同比增长12.6%才维持了出口金额的正增长,出口均价同比下降了9.8%; D族维生素表现生猛,出口均价同比暴涨149%,出口金额也猛增了169%。     分析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价格反弹的原因:一是供应端的收紧,供给侧改革和环保趋严的双重压力下,部分小厂停产限产,维生素的产能产量有所下降;二是需求端的刚性,维生素主要用于医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行业,下游敏感度低,近两年,即便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但市场仍然保持了对维生素的需求,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的出口数量也一再攀升;三是人民币贬值,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走低,外贸行业尤其是部分外向型的细分行业将因此受益,我国是维生素生产和出口大国,在维生素B、维生素C等产品全球市场上拥有绝对竞争优势,出口易受汇率波动影响。另外,受10月17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工厂爆炸影响,其维生素A、维生素E产品生产将受到较大影响,相关产品仍有继续涨价的动力。     但据中国医保商会了解,维生素的“涨价潮”已经吸引了一些小企业的目光,去年就有十几家工厂新进入B族维生素领域,生产低端饲料级产品出口,这也是我国大宗原料药产能供给侧改革推行较难的一个缩影,为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的出口蒙上阴影。     氨基酸类:     竞争激烈,量价分化     氨基酸类原料药出口均价经过去年的短暂反弹后继续下探,今年前三季度创下1.57美元/公斤的低价,同比下跌22.99%,同时出口数量达到90.25万吨,同比增长54.26%,量价增长严重分化。累计出口金额为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谷氨酸钠、赖氨酸酯/盐、蛋氨酸、谷氨酸等主要出口品种集体呈现量增价跌的出口形势。     氨基酸出口走出量价分化走势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赖氨酸和苏氨酸的主要生产原料玉米价格下跌,使相关氨基酸的生产能本下降。玉米供过于求的情况已持续多年,国家玉米库存屡创新高,据农业部预测,未来5年将是玉米“去库存”周期,自2016年开始玉米价格已有明显下降,未来仍有较强烈的下跌预期。以玉米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赖氨酸和苏氨酸将因此受益。其次,氨基酸产能过剩情况愈演愈烈,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一方面,原料发酵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大量生产,供应增加;另一方面,部分氨基酸国际产能不断增加,例如新和成、宁夏紫光、德国赢创、日本住友等企业均在新建蛋氨酸生产线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投产。再次,人民币汇率贬值,增加了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优势,氨基酸同样受益。     不过,近两个月国内养殖业景气度上升,赖氨酸、苏氨酸的需求旺盛,价格不断提升,预计这将影响到相关产品的出口供应,第四季度氨基酸类出口价格将迎来反弹。     青霉素类:     周期波动,量价齐跌     青霉素类原料药和中间体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大宗原料药品种之一。在2013-2014年出口价格小幅反弹后,2015年重现跌势,今年1-9月出口均价继续跌至17.7美元/公斤,同比下跌幅度达16.97%,同时出口数量也同比减少了2.49%,呈现出量价齐跌的走势,致使出口金额仅为5.59亿美元,同比减少19.04%。     三水阿莫西林、6-APA和其他青霉素衍生物/盐是我国青霉素类主要出口品种,前三季度出口金额累计占比达87%,虽然出口数量保持稳定,同比增长率均在±2%内,但出口价格分别下跌了22.67%、18.62%和11.96%。对羟基苯甘氨酸及其邓钾盐、氨苄青霉素三水酸、羟氨苄青霉素等品种则是造成我国青霉素类出口数量下滑的主要因素。     印度一直是我国青霉素类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占据我国出口总金额的1/3,并以输入我国6-APA再加工为阿莫西林原料药和制剂出口为主。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对印度阿莫西林和三水阿莫西林的出口曾经在2014年达到峰值,占据我国对印度青霉素类原料药出口额的11%。但是,近两年,印度企业从我国进口上述原料药的金额大幅减少,尤其是在今年5月,印度为保护本国青霉素产业而启动了对我国阿莫西林的反倾销调查后,阿莫西林原料药对印度的出口遭到打击,1-9月出口数量和价格分别同比下降了35%和24%已现端倪。反之,印度对我6-APA的进口数量逆势增长10.97%,进口价格仅20.05美元/公斤,同比大跌19.93%,我国有沦为印度青霉素中间体低价供应基地的风险。     我国青霉素类原料药出口价格总是出现“涨两年,跌两年”的周期性波动,且是涨少跌多。本次进入周期性价格低谷,可能的原因有三:一是国际经济形势复苏乏力,境外需求疲软,影响了我国部分原料药的出口;二是青霉素原料药和中间体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大宗原料药里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去产能任重而道远;三是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体现在美元计的价格上也造成出口价格下降。预测未来相关产品出口价格仍将低迷,明年或有反弹。     激素类:     需求增加,价格再降     近几年,我国激素类原料药出口形势波动较大,出口数量时增时减,出口均价却一直没有脱离下行通道。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激素类原料药出口数量回暖,总计出口839吨,同比增长16.79%,货值仅5.02亿美元,同比减少13.63%,原因在于价格同比下跌了26.05%,报价为598.27美元/公斤。     激素类项下具体产品多呈现量增价减的出口走势,例如占主要出口份额的其他雌激素及孕激素、其他甾类激素及衍生物和可的松系列(含可的松、氢化可的松、脱氢可的松及脱氢皮醇),合计占比达73%,在出口数量均实现正增长的同时,出口均价均大跌24%以上,形势不容乐观。     仅位于激素类原料药出口第二梯队的多肽类激素及衍生物出口价格上涨,同比增幅高达214%,但出口数量反而减少了55%。     可的松系列产品的衰落,对我国激素类原料药出口影响较大。根据海关统计,可的松系列原料药近年在激素类原料药出口中的占比持续萎缩,曾经在2013年出口金额达2.36亿美元,出口占比达42%的产品,在今年1-9月仅录得0.97亿美元的出口额和不足20%的出口占比,衰退趋势明显。     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生产技术门槛低,国内生产企业较为分散,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另一方面可的松系列替代产品较多,国内部分原来主做可的松的企业已向避孕药等产品转型,行业龙头缺失,价格话语权也逐渐失去;另一方面是原料黄姜的价格走低,叠加人民币贬值,使可的松出口价格下降。     解热镇痛类:     产能过剩,价格恶战     解热镇痛类也是我国大宗原料药中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品类之一,近年来出口价格更是持续下行。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解热镇痛类出口价格在去年下滑3%的基础上,同比再跌7.45%,出口数量则一反去年12%的降幅,同比增长6.22%。综合作用下,我国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出口金额为3.15亿美元,同比减少1.69%。     我国出口的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中,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占比超过1/3,也是唯一一个量价齐跌的品种,量价分别同比减少1.66%和13.97%;布洛芬、安乃近、水杨酸类、阿司匹林也是出口额较大的品种,出口数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安乃近同比增加34%最多,出口价格也同步调地出现下滑,降幅从3%-11%不等。     多年来,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成倍增长,靠的是新增生产线,获取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并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的老路。产能的扩大,没有带动技术进步、质量提升,使行业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这一点在扑热息痛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其次,石油价格的持续低迷,使生产解热镇痛药中间体的成本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生产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的成本在下降,但是印度等竞争对手的成本下降更甚,影响到我国原料药的出口。例如我国扑热息痛关键中间体对氨基苯酚大量低价出口到印度,并享受出口退税,被印度加工为扑热息痛原料药和制剂后供应欧美市场,加上印度对本国制药行业的补贴,我国产品与印度相比并无太大优势。自2012年以来,我国对印度的扑热息痛出口持续萎缩,从3416万美元,减至去年的926万美元,降幅超过八成,今年前三季度,更只有383万美元的出口额。
 
关键词: 原料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