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提质增效 医药外贸逐季回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04  浏览次数:112
   医药网12月9日讯 “根据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我们判断,我国医药产业将加速向环保、技改、节约资源、提高附加值、向下游延伸的方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外贸呈现逐季回稳态势,并在提质增效方面持续出现积极变化。预计全年,外贸有望低位回稳,并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结构优化升级继续推进。”11月1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国际化领袖圆桌会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六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上对当前我国医药外贸形势做出这样的点评。     今年,全球经济依旧疲软,外部需求持续不振,世界贸易增长放缓,我国外贸发展仍面临着较大困难,甚至有部分进出口产品出现“量价背离”的现象,未来医药进出口的机会究竟在哪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外贸型企业会员代表及行业专家就此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大碰撞。     制剂出口明显加速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767.4亿美元,同比小幅增长1.2%。其中,原料药出口量增价减是前三季度的主旋律。“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对我国原料药出口造成较大影响。美印两大原料药出口市场占我国原料药出口额27.4%,前三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许铭表示,特色原料药稍好于大宗原料药。     但制剂出口增速明显加快。据他介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12.9亿美元,逆势增长3.1%,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55%,尤其是美国市场表现突出,出口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来之不易。如恒瑞对美的出口就突破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900%。”     此外,华海药业、人福普克、石药欧意、东阳光等通过持续投入逐步进入收获期,对美销售均实现了突破式增长,且民营企业成为西药制剂国际化的主力军。不过,制剂出口虽增长明显,但整体出口额不大,且出口市场多达170多个,出口企业1150多家,集中度很低。     商务部财务司束珏婷处长就当前商务发展形势及财税金融政策做解析时提醒道:“当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迅猛发展,要警惕潜在风险,吸取当年日本盲目扩大对外投资的教训。很多中国海外并购的目的是想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这种转型要善于用好财税金融政策。”     况且,随着制剂出口的增加,近年欧美等国在GMP检查中发出的警告信越来越多,怎么适应这种“新常态”?天津天士力国际营销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丹勇在会上表示:“拥有品牌才有未来。”他认为,当前民族企业走出去品牌竞争力不强,向国外市场输出品牌迫在眉睫。天士力在36个国家实现了产品销售,复方丹参滴丸已在美完成Ⅲ期临床,医药外贸要通过研发平台建设、全球生产制造平台建设及电商平台建设实现产品质量可评价,可追溯。     中宁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孟春则直言:“一方面,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亟需懂规则、了解需求的专业人才。”     我国制剂出口多是通过直接出口或转口贸易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有些还集中于私立渠道或参与部分国家的单独招标,尚未打开国际采购渠道。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副总经理严兵称:“制剂出口不仅是提供产品,渠道、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也很重要。公司就是依托国家金融资本及国家品牌的力量获得了乙脑疫苗出口印度的大单。”     资源整合创造价值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需求低迷;主要市场货币贬值,出口货值减少,外贸风险加大;国际药品监管日趋严峻;中国原料药申请国际认证,软件缺陷亟待完善。      “基于此,当前是中国制药产业在全球医药产业链延伸的重要阶段。国内企业在国际的注册认证能力、研发能力、国际营销能力,全球范围内资源整合能力都在提高。”许铭断言,大宗原料药出口持续下行的趋势不变,但制剂出口加速。此外,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研发优势转移,产业链向下游延伸。     他说:“生物医药引进力度在加大,生物类似物成为开发重点。美国经济企稳将刺激我国对美市场的出口;企业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形式趋向多元化。”     今年中药类产品出口全线下降,包括药材、成药、提取物等中药类产品均陷入负增长,且出口量和出口额“双降”,这种情况在中药类产品出口记录上实属罕见。而医械进口稳步增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较大。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首席运营官王建新指出:“迈瑞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通过并购业务快速获得领先的医疗资源和渠道,如2014年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医疗器械营销商,不仅完成大洋洲的营销布局,同时拓展部分新兴市场。”     他认为,不同市场要差异化,在欧美市场高端产品的销售应采取直销为主的营销方式;但直销成本高,且应收账款风险大,在欠发达国家则应选择自建和收购的方式尽快进入市场,形成营销网络。而这一切,品质保障是基础。     对此,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在商会工作报告及论坛上总结:“医药国际化发展关键在于培育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创新,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商会正是针对目前行业的重点关注,通过提供政策指导、专业服务,在产业链深度调整期夯实内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目前,我国制造业出现转移趋势,加工贸易出口明显下降。大宗出口品种洗牌加快,出口向规模企业集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花季红坦言:“到2015年底,同仁堂在境外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15家包括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在内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售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经营文化、创新发展的模式在国外形成品牌影响力,同时还发展成为一个可为其他外贸企业提供销售渠道的平台。”
 
关键词: 医药外贸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