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药研发 » 正文

桑树身上药材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16  浏览次数:332
   生意社12月13日讯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树叶。10~11月霜降后采收,经霜打的桑叶为好。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咳血、吐血、衄血等。入汤剂的用量为5~10克。或可入丸散。桑叶中含有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的分泌而降血糖,糖尿病患者可将桑叶泡茶饮用;桑叶之提取物槲皮素、芸香甙还有降压的作用;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春、秋两季取其根皮,除去木心,晒干。味甘苦,性寒,归肺、脾经。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上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肌肤浮肿。入汤剂的用量为9~15克,也可入散剂,或外用,捣汁、水煎洗等。桑白皮是中医治疗皮肤水肿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肾炎水肿;桑白皮还对神经系统有镇静、安定、抗惊厥、镇痛的作用。

  桑枝: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于春末夏初采收加工的嫩枝,晒干。性味:苦,性平。归肝、肺经。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可治疗风湿痹证、水肿、白癜风、皮疹瘙痒等症。入汤剂的用量为15~30克。外用适量,多做洗剂用,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4~6月当果穗变红时采收,晒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临床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入汤剂用量为10~15克,也可酿酒或熬膏。

 
 
关键词: 桑树身上药材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