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三板植物提取物行业专题报告:阔步前行,走向规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30  浏览次数:113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回归自然潮”兴起以及美国相关法律颁布,确认植物提取物作为膳食补充剂的合法地位,全球植物提取物行业进入持续增长期,市场规模由2009年的51亿美元提高到2014年的72亿美元,复合增速为7%,预计未来继续保持增长。区域看,欧洲和亚太是主要市场,份额分别约为40%和37%。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快速发展,海外市场地位突出: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是中药产品主要出口形式,2010年以来出口额复合增速超过20%,并于2015年达到21.6亿美元。由于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主要出口包括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其中美国和日本为前两大市场,出口份额分别是19.5%和10.6%。同时,我国植物提取物产品出口品种较多,单一产品占比不高,最大出口产品甜菊提取物的占比也仅约7%。

  市场集中度较低,逐渐走向规范: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市场竞争较激烈,集中度较低。根据统计包括贸易和生产企业在内,从业企业超过2000家(超过70%为贸易公司),大部分企业仅能提供几种或者十几个初级产品,2014年出口前十强的企业占全行业出口比重仅24%。但部分龙头企业在某些品种确立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如谱赛科和莱茵生物两家公司占据了约70%甜菊提取物出口份额。

  受制行业标准缺失,我国植物提取物呈粗放发展。近年来,所属的行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积极推动,力促行业规范运行,主要措施包括制定产品质量标准、与海关总署共同合作编写《植物提取物海关编码归类手册》、联合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共同推出了“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认证(GEP认证)。我们预计随着标准完善,行业将逐步步入规范运行,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多数新三板植物提取物公司成长性良好,实施多产品战略:

  目前新三板挂牌植物提取物公司主要有17家,形成了一定的板块效应。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挂牌企业成长性良好,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收入规模超过5000万企业大部分实现盈利,而收入5000万元以下挂牌企业普遍盈利不佳,且各公司由于产品组合以及细分领域竞争态势差异,毛利率及盈利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商业模式上,鉴于行业产品种类多,单一产品规模有限,多数企业实行多产品战略;由于行业具有较明显外向型特点,客户分布区域广,多数挂牌公司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具体公司,我们建议关注规模、产品、客户和技术平台领先的三家公司:嘉禾生物、林格贝和华诚生物。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汇率及海外市场需求变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