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医改十三五规划将出 医疗器械企业布局大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0  浏览次数:108
  医药网12月19日讯 日前,有消息称,国家医改十三五规划近期或将进入国务院会议进行讨论,距离印发时间越来越近了。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在今年7月2日表示,由国务院医改办和相关部门制定的“十三五”医改规划,将于“近期”印发,将继续支持社会办医,意在把前期鼓励政策落到实处。     虽然当时称“近期”将印发,但至今仍然还没有公布,可见国家对该文件出台的慎重。     结合这一年来的国家医改重点工作,我们基本可以猜测到规划的主体任务应当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分级诊疗、构建全民医保体系、建立药品保障体系、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改革。     同时,针对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三医联动、供需方同步改革”等改革思路,械企还需要据此调整企业的战略和方向,以适应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里,企业成长符合国家医改的发展大势。     那么,除了创新、国产化这些以外,械企在医改十三五规划大背景,将还有哪些机会呢?笔者愚见:     一是围绕“健康中国”的路线,在治疗型产品之外,开发更多的康复、家用等类型的医疗器械,满足百姓日常所需。     二是抓住基层,目前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已经提高到了450元,购买力的提升、报销幅度的加大,都将刺激基层市场的扩容。     三是重大及专科设备,可以关注民营医疗渠道。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做到满足百姓特需的治疗要求,民营医院、专科医疗,甚至私人诊所,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补充,大量的公立医院也将不断改制成为民营或股份制医院,必须重视开发这个渠道。     四是公立医院非主营业务外包带来的市场机构,诸如医学影像中心、医学检验中心等将不断剥离,目前正值械企介入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 医改;医疗器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