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0月27日讯 在向生物医药转型,多元化7年之后,百时美施贵宝(以下简称:BMS)的战略似乎又进行了聚焦。BMS将其在全球的重心聚焦在了肿瘤领域,而在这一领域又聚焦在了免疫肿瘤治疗(I-O)上。
对于中国,BMS同样将免疫肿瘤治疗作为重心之一。目前二线肺癌临床试验正在招募患者。若果获批上市,BMS中国区总裁林泰慷称,在价格上,希望不管从患者的角度、从药物支付方的角度、还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讲,能够做到三赢。
生物医药开始在全球范围执掌医药研发的航向,而肿瘤领域也越来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新药的研发或者是新疗法的探索,基因治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等都成为热门关键词。尤其是跨国制药巨头之争在肿瘤领域向窄上溯的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乎成为常态。另一方面,随着生物医药领域新贵的不断冒出,制药巨头的业务聚焦也让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专注于肿瘤领域。
聚焦I-O
“免疫肿瘤可以说是BMS全球战略的一个核心,同时也是BMS在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BMS中国区总裁林泰慷回忆今年在全国临床肿瘤学年会(CSCO)上BMS的亮相时称。
BMS战略转型生物制药始自2007年,它选择了与当时制药巨头中间流行的并购扩张不同的创新之路--以“珍珠链计划”为核心,有策略地收购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或合作等方式来扩充产品线,专注于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重大疾病领域。这一战略让百时美施贵宝脱颖而出,在2007-2010年间,其利润额始终在全球医药公司中位列前茅,在《财富》500强美国制药企业中的资产和回报率排名第一。2011年之后加速业务的聚焦。
而在免疫肿瘤治疗领域,BMS的重点布局始于大约10年前。据林泰慷介绍,当时,BMS意识到如果要确保企业在未来激烈的跨国制药巨头的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就一定要确保产品线获得成功,也就是说BMS要有更多突破性和创新性的药物,这些创新性的药物和目前的一些标准的治疗方案相比,不仅要有优越性,而且还要有更加持久的疗效,且能很好解决一些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在战略聚焦思路明晰之后,BMS所做的事情是加速(accelerate),在产品研发上加速,在推向市场上加速。
在BMS发力过程中,免疫肿瘤治疗(I-O)是其寄希望最大的领域。据了解,在这一项目上,已投资数十亿美金,也获得了相当的回报。BMS俨然已坐上这一领域的头把交椅。
就目前来讲,最普遍的用于治疗癌症的手段有手术切除、放化疗、靶向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都有自身很难克服的问题,手术切除难以根除转移的问题,放化疗的毒性,靶向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等。此前有一份刷频朋友圈的文章中讲是否愿意花巨额资金换取几周的生存期,引起共鸣的点在于肿瘤生存期延长的经济性问题,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肿瘤治疗中真正延长生存期的手段依然稀罕。
BMS中国研发部负责人阮卡淳称,“肿瘤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种治疗方式。现在已经被证实能够提升癌症病人生存率的是免疫肿瘤(I-O)治疗的理念,包括PD-1/PD-L1抑制剂等等。”阮卡淳展示的PPT显示,在某一临界点后,免疫肿瘤治疗的病人存活比例和生存期都比放化疗和靶向治疗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有望大大提高总生存期。这一肿瘤治疗理念得到《Nature》《Science》等杂志的认可。
经过多年的进击后,BMS在免疫肿瘤 (I-O)治疗领域一直走在前沿。2011年,BMS成为第一家把I-O治疗药物带向市场的公司,当时推向市场的是(Ipilimumab)。2014年,BMS率先上市PD-1免疫抑制剂药物的公司,即Nivolumab。2015年,BMS又是第一家推出两个免疫肿瘤药物联合治疗的公司,当时主要针对的适应症是黑色素瘤,即(Ipili-mumab+Nivolumab)这两个产品的联合治疗。
中国战略
中国在跨国制药巨头的版图中近十年的地位越发重要,BMS也不例外。在过去的一两年,BMS在中国所做的事情是将全球发展战略与中国本土的战略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林泰慷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BMS中国对两个领域有更多的投入,一个是在病毒性肝炎方面,另一个就是在肿瘤方面,目标是聚焦中国高发的疾病领域。在谈到研发时,阮卡淳告诉记者,BMS非常强调在全球的研发管线中,把能够更好满足中国市场未尽需求的药物作为重点和优先发展产品。阮卡淳称她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BMS是第一家在中国启动免疫肿瘤(I-O)临床试验的公司。她自信,BMS在免疫肿瘤治疗上的全球先进经验足以让公司在中国取得同样的成绩,成为领导者。
在上述策略的框架下,BMS在病毒性肝炎、肿瘤,尤其是肺癌上发力,病毒性肝炎,中国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肺癌已成为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其次是胃癌、肝癌,肺癌是中国男性肿瘤第一杀手。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中30%是在中国,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中27%发生在中国,对于五年生存期,美国可以达到60-70%,而中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期的比率仅为30%。“BMS在中国研发的主要规划和方向,就是要确保我们的这些药物能够更好地针对在中国市场高发的这些不同类型的癌症。”阮卡淳说,BMS也将其抗击癌症的新宠I-O治疗作为中国区战略的重中之重,关注的癌症主要是肺癌、胃癌和肝癌。
中国是美国以外全球第二个上市博路定的国家,丙肝领域双联药物(DCV+ASV)目前在中国已获得了药品审评中心的优先评审。目前,BMS在中国有7个针对I-O领域的临床试验,其中有两个临床试验,中国的病人也参与到全球的临床试验中,未来也有计划进一步让中国的病人参与BMS全球的临床试验。
据了解,在肺癌的I-O治疗上,BMS去年获得CFDA批准二线肺癌药物的临床实验批准,目前在招募病人的过程当中。这意味着,对于二线肺癌患者,有了通过参与临床试验获得治疗的机会。对于很多身患恶性肿瘤、经济压力大的患者来说,进入临床试验寻求的机会都是稀缺的,这已经成为去印度买药、吃原料药之外另一种患者求生的希望线。
如果药物获批在中国上市,价格和可及性就成为最重要的话题。“BMS投入数十亿美金开发出来的产品,如果病人用不起,那就完全没有意义了。”林泰慷表示,希望BMS创新性的药物能够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可及性,这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对我们来讲非常关键的是怎么找到最适合中国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从而更好地进入这个肿瘤领域,让I-O治疗更好地符合患者的需求。”阮卡淳表示。
“我们在全球范围之内的经验表明,只有各方都能够遵循团结和合作的原则,才能确保创新性药物获得广泛的可及性,无论最终的机制是以商业保险、还是政府医保为主。因此,不管最终药物价格如何,如果这药物基本上都要靠病人自掏腰包来支付的话,其实会严重影响药物的可及性。”林泰慷称,希望不管从患者的角度、从药物支付方的角度、还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讲,能够做到三赢。他坦言,定价的过程或将经历比较长的过程,要与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协商沟通,包括各级医保部门、商业保险公司等。
林泰慷称,为了尽快把BMS的创新药物带向市场,公司做了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在资源分配上,把资源从成熟的产品上移出,更多地投入到创新性的产品,包括病毒性肝炎的产品,以及I-O产品。在获批上市后的药物推广上,BMS会借用数字化工具作为补充,通过公开的渠道和方式,让医生和患者都获取不带任何偏向性、全面和平衡的信息,林泰慷称,要做到完全的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