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8月26日讯 25日,记者从联邦制药获得的《行业风险预警信息》显示,2016 年以来我国药品出口形势不佳。
数据显示,2016 年 1-5 月,我国药品出口贸易额负增长,出口额累计 229.19 亿美元,同比下降 2.25%。与 2015 年同期 6.62%的同比增速相比较,出口形势显然不佳。
其中,药品出口仅对欧洲市场出口额实现小幅增长,对前两大市场美国和印度出口额同比均出现下降。
而中药出口方面,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也发布消息称,2016年上半年,我国中药贸易成为同期整体医药出口下滑最大的品类。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药贸易额为22.8亿美元,同比下滑6.3%。其中,出口17.5亿美元,同比下滑9.0%;进口5.3亿美元,同比微涨4.0%。
出口中药类产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和保健品,均陷入负增长,且出口量和出口额全部“双降”,在中药类产品出口记录上实属罕见。
该文件指出,出口均价走低是导致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一,基础原料产品石油价格走低,原料成本下降;二,印度等竞争对手货币贬值,拉低市场价格;三,欧洲、印度、巴西等主要市场因经济低迷、货币贬值导致购买力下降,引发市场过度价格竞争;四,中国大宗原料药产能过剩,内仗外打造成在国际市场上相互之间的价格竞争。
另外,我国药品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与 2015 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但“在同期出口均价跌幅显著扩大的拖累下,没能改变出口金额同比下降的走势。就整体而言,我国药品出口企业压价求量的状况未见改观,出口形势依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