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客户至上 满足客户需求将成医药企占领市场王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1-21  浏览次数:309

    医药商业巨头圈地圈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定封号,美其名曰:“中国第×健康服务商。”然而,这种“健康服务商”的说法却很难获得顾客的认同,因为这些健康服务商们的身影只出现在产业链一个远离顾客的环节。

    以前,从未有人认为,医药商业企业有必要离顾客更近一些。对于医院或患者而言,医药商业的价值只是配送,而配送由谁来做本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无可否认,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集中度如此低与其较低的技术水平有关,同样的道理,由于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的技术服务价值较低,各公司在药品配送招标中比拼的都是政府背景和公关能力,而这恰恰是央企、国企的优势。对很多企业来说,只有换一个商业模式才能在和央企、国企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随着全球医药行业的变革,“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成为主流,在这种变革中,医药商业的反应却很慢。一些企业认为没有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必要。医院纯销一直是医药商业企业最好的盈利方式,但随着集中度的提高,医院纯销已不再是唯一一块诱人的“蛋糕”。随着集中度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仅仅依靠给大医院配送的地方商业企业很难保持持续的增长。

    然而,顾客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选择获得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方式,医院和传统药店已经无法垄断医疗消费市场,比如沃尔玛,其超市里的诊所就可以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药品以及灵活的保险,并得到了周边居民的青睐。就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的那样:“如果顾客选择网上购药,那么药店那种当面向患者不择手段地诱导式销售就完全没用了。”

    以前,商业公司不重视和顾客的交流,他们认为,和顾客交流是医院和制药公司的事情,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患者可以跨过医院直接选择。而且,随着“医药分开”的推进,医院也不可能永远占据着医药销售的主流渠道。

    在医药消费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成为“健康服务商”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医药商业企业应当直接和顾客接触,只有知道顾客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让顾客从商业企业的服务中获得价值,才能提升公司的收益。

    事实上,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这方面,商业公司具有最大的优势。制药公司的药品品种有限,其直接服务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而商业公司拥有最为强大的网络和平台,能够帮助顾客更方便地获取药品。只有在这方面有所创新,才能提升商业公司的价值,比如不仅让顾客能在网上买药品,还要让顾客更容易得到商品。国外某著名的商业公司采取新技术,让顾客通过条形码将处方信息用智能手机发送给商业公司,商业公司把药品送到顾客指定的药店、加油站或超市。

    另外,单凭医药企业的力量还不能成为“健康服务商”,业外企业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与拥有独特优势的企业合作,能让企业更快地发展。九州通和京东商城合作开展网络售药,就是九州通选择了一个更加懂得网上销售的合作伙伴。

    未来的竞争主要在于谁能吸引更多的顾客而不是医院,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医药商业在瓜分市场的时候也要“贴身紧逼”顾客需求。 (医药经济报  贾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