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12日讯 二甲双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2型糖尿病一线治疗药物,然而,作为一种多效药物,除了降糖作用,它还能调节多种疾病,包括癌症。曾有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与某些抗癌特性有关,回访调查也发现二甲双胍可使一些癌症患者受益。
那么二甲双胍治疗癌症的效果如何?6月6日,在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上(ASCO)上,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两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改善一些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有望成为子宫内膜增生的特殊替代疗法。
二甲双胍改善一些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在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生存率的影响,分析了1997年至2013年间1215名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结果,其中97名患者在被诊断前使用过二甲双胍,97名患者在被诊断后开始使用二甲双胍。
结果显示,与从未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在诊断前就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高二倍,而诊断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存活率似乎提高了50%。“使用二甲双胍作为防癌策略一直存在争议,相关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但我们的分析表明,使用二甲双胍具有时间依赖性。一些乳腺癌患者或许能在二甲双胍中有生存获益,但那些在诊断前就使用二甲双胍的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更激进的癌症亚型”,该研究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内分泌及肿瘤临床研究员Yun Rose Li医学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也说明了基础代谢风险和乳腺癌结果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并强调了多系统癌症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更有可能在50岁之后才被诊断出癌症。然而在所有的试验组中,肿瘤大小和疾病发展均相似,在诊断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更有可能发展ER/PR阳性肿瘤,而在诊断前就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患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的概率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探讨二甲双胍对癌症复发的影响。然而研究人员表示,有令人信服的生物学证据表明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差异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肿瘤起始机制差异有关。
二甲双胍有望成为子宫内膜增生的替代疗法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二甲双胍治疗女性子宫内膜增生的效应,当与激素相关的子宫内膜不平衡增长时容易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为子宫癌。共有18名志愿者参与了该项目,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二甲双胍治疗,结果发现56%的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可定义为完全解决增生问题,尤其是对单纯增生无额外并发症的女性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通常情况下利用孕激素疗法来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包括长期注射、宫内节育器或口服药物。孕酮通过抵消雌激素的影响来使子宫内膜变薄。然而,在80%的案例中,孕激素疗法被证明会导致显著的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情绪变化和胃肠道窘迫,子宫切除术是绝经后女性或已完成生育女性的替代疗法。
该研究第一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妇产科助理教授Emily Ko说,“与常规的孕激素疗法和子宫切除术相比,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子宫内膜增生提供一种特殊形式的替代疗法。未来前瞻性研究或许能确定二甲双胍对哪些女性更有利,以及确定最有效的剂量方案。”
回顾《柳叶刀》:二甲双胍预防大肠癌的安全性
今年3月2日,《柳叶刀》发表了二甲双胍预防大肠癌的临床试验数据。研究人员设计了为期一年的临床试验来评估二甲双胍对散发性结直肠癌腺瘤复发高风险患者的安全性和预防性,评估指标为腺瘤和息肉复发。结果发现,二甲双胍组患者的总息肉(增生性息肉加腺瘤)和腺瘤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二甲双胍组的息肉中位数为0(IQR0-1),而安慰剂组的为1(0-1),二甲双胍的腺瘤中位数为0(0-1),安慰剂组的腺瘤中位数也为0。本次临床试验中共有11%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均为1级不良事件;在一年的试验中,研究人员未记录到严重的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