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23日讯 从我国建国初期到现在,医药产业从最开始的初级水平慢慢发展到今天的中高端水平,虽然进步卓越,但仍在中端水平徘徊了很多年。昨日,在"2016CPhI,ICSE&P-MEC中国展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前副局长任德权表示我国医药产业即将进入高端水平,成为国际制药强国。
徘徊中端多年究竟为何?
在过去的20余年中我国一直徘徊在中端水平,无论是从供方,还是受方,甚至是政府环境可能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下面任德权局长回顾过去,结合未来,给我们分析了4个制约我们跳出中端水平的主要原因。
过去制约我们跳出中端水平的主要原因:
1、虽然我国医药产业九十年代出就居国际中端,近年来也有进步,但是5000多家企业产业主体还是小而散,多数层次不高,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基本没有变化。
2、"以药养医"机制是医药产业长期徘徊中端的重要原因。我国医药市场终端主要在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下,药品成为创收载体,导致"医院进药,医生用药"是行为扭曲。
3、药品价格改革滞后也制约了"优胜劣汰",政府对零售价格最高价的限价管理反而带来了一些"药价虚高"。
4、药品监管薄弱,淘汰不力。药品监管显得薄弱,加之自身系统的内在问题,监管缺位,致使一些企业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淘汰。
跨越障碍需要的平台
虽然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我们仍然不失成长的机会,也许在困境中我们更容易涅盘重生。近年来,医药企业也都紧随国际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研究技术,培养专项人才,做好冲刺的准备,并一点一点地做出成绩。任德权局长对行业充满了希望,并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医药产业目前的优势。
我国已形成迈向高端水平的基本条件:
1、近20年以来,我国原料药生产技术与规模水平持续上升。现不少大宗原料药已成世界生产国,同时专利到期的特种新原料药也相继开发上市,品类不断丰富,我国企业获美国DMF备案品种1400余种,出口规模增长近10倍。
2、与此同时,药物制剂在生产环境设施、装备机械、辅料及包装等基础条件进步显着,本土领军企业的产品基本达到国际要求。2004年我国全面实施GMP,现已有50余家企业GMP通过美国、欧盟、日本和WHO认证。
3、在创新药研发上,不仅一批创新药:丁苯酚、埃克替尼、阿帕替尼、西达本胺和地西他滨等相继上市,而且出现了已恒瑞、石药、先声、贝达和微蕊生物等为代表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制药企业。
4、在创新研发人才上,无论是留学归来的,还是本土培养的都已具规模。
5、我国特有的中医药资源,一批现代重要正在美欧等地临床验证,我国的中医药将走向世界。
制订"十三五"规划的初衷和任务
面对如此激烈的医药市场,外加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二孩的开展,我国不得不进行战略规划的调整,从制药大国转变为制药强国。"《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以及之前的规划都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独立编制,而《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计划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编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司长吴海东表示,以见此次政府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视。
在各方努力的情况下,医药市场需求得以稳定增长,也有了明显的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和医改政策不断完善,行业监管也持续强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那接下来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行业规模年均增速高于10%;研发强度达到2%;GMP认证企业达到100家:加强绿色发展,能耗下降10%,用水量下降23%等;MES使用率达到30%;临床急需专利到期药物基本实现仿制上市;前100位企业营业收入占比提高10%;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0%等。
如想达到上述要求,需完成以下8项任务:
1、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2、 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3、 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4、 推动绿色改造升级;
5、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6、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7、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8、 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行业的改革,以及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到了培养新的健康消费需求阶段。推动家用、养老、康复医疗器械开发,发展大健康产品,成为了目前市场需求新方向。大力推动"互联网+医药",开展应用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移动医疗产品和可穿戴设备等,才能满足现代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基于目前的行业进展、政府推动和市场大环境,我国进入高端水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