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中药圈震动了!多家药企或卷入硫磺事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6  浏览次数:98
  医药网5月9日讯 “硫磺熏蒸”在业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但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吴永、梁倩撰写的一篇报道,再度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因为硫磺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成药的质量,数家知名药企生产的产品中被检测出了硫磺,整个中药圈为之震动!     多种药品检测发现硫磺 涉及数家知名药企     上述媒体报道,浙贝,别名浙贝母、象贝、大贝母,是一种用于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中药材,与白术、白芍等被统称为“浙八味”。据举报人白某告诉记者,硫磺熏蒸的浙贝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检测市场上公开销售的药品是否存在硫磺超标问题,去年底他网购了5种常见的止咳化痰药品并送到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所有送检药品中均检出了一定的硫磺含量。     根据白某提供的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和留存样品,记者发现其中5种药品硫磺含量检测情况分别为: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橘红丸,国药准字Z20027420,规格为3g×9袋,检测结果为0.6%;     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橘红丸,国药准字Z22023402,规格为6g×10丸,检测结果为0.3%;     同样是通药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润肺止嗽丸,国药准字Z20093622,规格为8g×12袋,检测结果为0.2%;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金贝痰咳清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32,规格为7g×10袋,检测结果为0.1%;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宝泰康颗粒,国药准字Z10920006,规格为4g×12袋,检测结果为0.1%。     检测负责人钟某认为,一般来说,成品药成分中不应出现“硫”成分,而这5种止咳药中100克成品药最高的竟然含有0.6克硫磺(即千分之六的比例),最少的也有0.1克硫磺,这着实让人吃惊。     据了解,上述5种止咳药硫磺含量检测的依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硫磺含量的检测标准,即现行有效的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50-2010附录A》,检测机构参照了该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     但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国联并不是我国官方医药检测机构,因此结果有待官方进一步确认。但对该结果,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典中对于上述中成药含量中并不存在硫物质,同时,对于较好干燥的浙贝来说,是决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干燥的。“这意味着,使用浙贝等药材制成的中成药中,也不应该出现任何含硫物质,如果按照此前放宽后的规定,其含量也应在150mg/kg以下。”     《经济参考报》记者就上述药品硫磺超标问题不久前分别联系上述4家药企采访,并发去了书面采访提纲,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收到回复。     市场公开售含硫药材也被记者曝光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还前往了号称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的浙江新渥市场。摊主毫不掩饰自己所售卖的浙贝是经过硫磺熏蒸的,有摊贩坦然称一年向外发出的浙贝大约300吨,其中约一半都是经过硫磺熏蒸的,其中大部分最终进入了中成药厂和中药零售店。     在禁硫令下,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含硫贝公然流入市场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利用硫磺熏蒸可降低制药成本是主要原因。     因为用硫磺对药材进行熏蒸,不仅可以使药物增白,还能达到防霉、杀虫的效果。被硫磺熏蒸过的中草药容易干燥、不容易返潮,因此对难以干燥的部分中药材采用硫磺熏蒸干燥的方法。但因药材需求量大,为减少时间,降低成本,利用硫磺熏制的品种不断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登录中药材交易网站清晰地看到各种浙贝母的报价,而其中“有硫”字样赫然在目。截至5月4日,含硫浙贝母报价每公斤64元,无硫浙贝母报价则高达每公斤82元。以此计算,每购买一吨含硫贝母,企业采购成本节省18000元。按每月近200吨含硫贝母算,医药企业每月采购成本节省达360万元。     硫磺横行,风险甚大,药企怎么办?     二氧化硫是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食用二氧化硫残留的中药材,会令人产生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严重的会危害肝脏、肾脏,还会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还可能提高肺癌的患病率。     目前,国家药监飞检频繁,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更为严厉,被收回GMP证书的,大部分都是中药企业,中药材质量不过关导致的药材质量不符合标准成为GMP证书被收回的重要原因。     像硫磺熏蒸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涉及此类原料药企的产品质量,给药企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何防范?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韦绍锋表示,一是从监管角度加强监管,这项工作持续多年,一时改观估计有难度;二是企业自觉采购无硫产品,将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三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替换硫磺熏蒸,达到同样效果。     据韦绍锋介绍,比如汉广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公司,在中药材主要产区、专业市场和重要集散地就建立了集“趁鲜初加工、包装、仓储养护、追溯管理于一体”的中药材绿色初加工基地,包括:     ·趁鲜初加工:利用独创厚层干燥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增加了效率,药材烘干成色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流失少。     ·专用功能包装:应用专利防伪技术,规范市场上包装混乱行为,有效杜绝了中药材二次污染、掺杂使假、染色增重等问题。     ·仓储养护:建立储存仓库,应用自主研发的中药材专用杀虫防霉养护剂,来最大限度的保证中药材在仓储过程中的药效。能做到在常温条件下保存一到三年不会发生变色、发霉、生虫、走油等储存问题,亦不会影响水分含量和中药材成分。     ·追溯管理:能够实现一袋一封口,一封口一码,并最终与追溯码一一对应,做到中药材全程可追溯管理。     据了解,汉广的“绿色中药材初加工基地”早在2015年9月8日落户安徽亳州,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药商的肯定。这个基地据称完全落地实现了集标准化初加工、标准化包装、标准化养护、追溯于一体的全链条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新模式。     韦绍锋向赛柏蓝表示,如果中药材都能够实现像汉广公司这样的加工、处理、储藏、流通,医药工业也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在当前严厉的监管环境中,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