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生命同等重要”,目前这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救护车都集中在城市的现状仍让人感到遗憾。近日,安徽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家向社会公布了他们有关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急救体系的调查报告。报告提出,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急救体系是改善农民群众急救状况、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课题组对安徽省内8个市(县)急救现状的调查表明,这8个市(县)2014年的急救呼叫量达42万人次,但实际出车量只有12.5万车次。调查还显示,很多县没有专门的急救机构,急救任务被交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给急救站的主要任务是拉患者回来,这导致县级医院普遍没有建立急救网络,急救车辆配置严重不足,急救医护人员配置不合理,医院对急救突发事件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县没有建立起急救信息系统,一旦发生需要急救的病例,很难得到急救网络的支持。很多乡镇卫生院缺乏急救车辆,一些农村地区急救服务半径达到60公里~80公里,严重拉低了急救成功率。
专家认为,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急救服务,是本轮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方面的工作仍然滞后。课题组建议,农村地区医疗急救能力弱、设备差、对象多、需求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强化,加大急救经费投入,对农村急救人员在待遇上给予政策倾斜,采取多种形式予以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急救队伍,建立以市级急救中心为核心、县级急救分站为枢纽、网络医院为基础的城乡一体的急救服务网络。(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