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中药材价格疯涨到何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1  浏览次数:125
    今年春节过后,中药材市场不少涨价品种闪亮登场,辽五味率先吹响涨价的号角,天冬一路高歌猛进,在百元高价位上迎风飘扬;三七触低反弹,短期内价格涨了几十元,出乎人预料。海金砂居高不下,蔓荆子屡创新高,江西产统货价格直冲80元高价,比去年同期18元,每千克涨了60多元。野菊花步步高升,颗粒货价格突破45元大关仍升势不减。党参、当归、白鲜皮、毛知母、生地、白芷、玄参、元胡、太子参、桔梗、郁金、栀子、草果、吴茱萸、佛手、蛇床子、猫爪草、枳实、车前子、韭菜子、冬瓜子、夏枯球等几乎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本轮药市价格上涨,有周期性因素,同时受2014~2015年市场行情低迷影响,部分低价药材种植面积减少,而且恶劣的天气也是导致少数药材涨价的原因之一,受去年冬季多场降雪、降温影响,不少药材有减产利好。

    在众多因素的合力下,部分药材价格是否会继续疯涨?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夏季销售淡季来临,多数药材销量将会下降,整体行情有望在震荡中回落。但粮、棉价下跌,这又对上半年药材生产带来挑战。那么,当前中药材市场面临哪些问题?未来走势如何?

   宏观环境

    2016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6.7%,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结构转型稳步推进,这为中药材市场走向复苏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蔬菜、猪肉价格居高不下,“蒜你狠”、“向前葱”卷土重来,相反,粮食作物价格下跌,又将影响药农对种植结构的重新调整,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稳定,对中药材走势也将起到牵制作用。

    药材生产:今年春季药材种植已结束,从药材种子价格和销量看,部分低价药材调减了种植,主要是种植大户减少了面积,而单门独户的仍在坚持种植。

    有些药农之所以继续选择药材种植,主要是粮食作物价格走低,对比于粮食作物,种植药材收益不错,只不过药农种植药材由单一品种走向多元化,价格高的就多种植,价格低的就少种。尽管有的药材价格回升,再次调动了药农种植积极性,但是,受种源限制以及种植和采收成本影响,总体种植规模减少。

    生产成本:从前种植药材成本很低,人工几乎不用计算,如今,总是和人工费挂钩,即使不雇工,也要算上工本费。这是支撑当前药材价格不能继续走低的原因之一。如:川芎,以前价格可以跌到3元,如今,价格回落到10元就困难。红花,以前有过20元的低价,而今,雇工采摘费就50元/千克,还有桔梗,刮皮费1元/千克,折干品成本价15元左右,这还能下滑到15元吗?对于药材生产成本价需重新认识和判定,不能停滞于从前的思维模式,与时俱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需求和库存:为了提高药材质量,保障人们用药安全,近两年国家药检部门不定期对用药单位和生产企业进行突飞检查,使得多数生产企业不敢大批储备中药原料,总体需求呈下降趋势。各用药单位和生产企业,库存极度空虚,多是随用随购,一旦需求恢复常态,多数药材走动会好转,价格也有望上涨。

    人气指数:尽管当前多数药材价格低落,有些药材生产开始调减,投资风险不大。但是,由于需求没有放大,质量监管日益趋严,重金属、农残、硫磺超标等问题,使得投资商家顾虑重重,人气指数依然低迷徘徊。提升人气指数,需要有更多的利好出现,以及市场实际需求好转拉动。

    外部因素:中药材行情变化不仅受生产、种植成本、需求等自身因素影响,而且洪涝、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都会触动涨价的“导火索”。今年我国将出现南涝北旱现象,天气因素将为药材下半年走势留下悬念。对于南方药材,应关注果实类品种,如栀子、枳壳、金樱子、海金砂、车前子、吴茱萸、砂仁,益智仁等。北方药材则重点关注党参、当归、山药、生地、黄芩、北沙参、怀牛膝,桔梗等。

   未来走势

    短期走势:由于当前多数药材生产过剩,市场需求又无明显好转,加上销售淡季来临,一些药材价格仍将出现理性回归;随着下半年产新品种增多,以及有减产利好的品种出现,行情波动在所难免。综上所述,2016年药市仍看不到太大的变化,在生产微调、库存累计大量积压、需求缩减,市场监管趋紧的环境下,2016年药市行情仍将是震荡调整的一年。

    中期走势:随着市场需求恢复常态,低价药材基础夯实,2017年药市行情有望走出低谷,药市逐渐呈现复苏迹象。

    长期走势:进入2018年,随着药材生产调减利好的释放、库存的消化压力减轻,以及人气的回暖,中药材市场将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总之,当前药市仍面临生产过剩,市场需求不旺,重金属、农残超标等质量问题,使得多数品种在震荡中寻求突破。2016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称,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名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中医药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中药材前景依然光明,而且大有可为。这也将促使中药材市场早一天走出困境,逐渐走向繁荣。(医药经济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