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3日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再度明确,在综合医改试点的安徽、福建、江苏、青海、陕西、上海、浙江、四川等8个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随后,业内又传出试点省份之一的江苏省进入“两票制”实施启动准备期。结合此前多个试点、非试点地区的试水情况看,“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思路和节奏愈发清晰。
倒逼合规体系
“实行‘两票制’是共性的环境变化,政策本身是中性的,不同企业的感觉冷暖不同。”资深营销专家、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史万奎表示,“两票制”已被主管部门视为医疗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各企业会针对“两票制”“营改增”等政策进行商业模式调整,至于各自的具体模式或方法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尚需时间来验证。
以某主营处方药产品的企业为例,过去为了使产品在全国50000多家医院、10万家药店形成销售规模,需要在全国设立一级经销商100余家、二级经销商3000余家。合作方式是药企与各省的一级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年度经销协议;分销商与公司、一级经销商再签订三方协议,由分销商向医院、药店及诊所等销售终端供货。
“在‘两票制’大环境下,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整合、扩张已近在眼前,强者愈强将是未来医药商业的趋势。”营销人士吴弘坦言,从早年试水的福建经验来看,“两票制”对流通环节的规范、商业企业的渠道建设和整合扩张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当然,更重要的在于票据管理的规范,遏制流通环节‘过票’,避免税收流失。”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的“优化药品购销秩序”正是“两票制”出台的关键背景。药企面临财务处理、商务管理能力提升的挑战,甚至会带来整个经营体系的调整。“无论如何,企业目前需要做的是尽快结合自身情况行动起来。”史万奎建议,企业应顺应大势,用商业模式变革把握未来。
关注“挤出”市场
国务院表态推广“两票制”,鼓励“一票制”,由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货款,药企和配送企业计算配送费用。无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中标药品中间流通环节等积极作用。在一些营销人士看来,近期系列政策变动,将加快医院渠道的变革,处方药院外市场将成为营销的新天地。
“政策提出对医师多点执业要放宽条件、简化程序,优化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发挥‘鲶鱼效应’,搞活用人机制,或将使未来的终端资源更丰富。”有研究企业战略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医院市场医保控费趋严的背景下,不排除会有更多品牌企业把目光转向院外市场。
史万奎也提醒企业,应结合同样被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医师多点执业”“营改增”“互联网+流通计划”等综合考虑,制定未来的营销模式。“未来公立医院渠道或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在‘两票制’、处方外流、医师多点执业的合力下,一个新的、由消费者支配的院外市场可能会成为热点。”在他看来,对产品疗效确切的企业,院外市场更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