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时将今年的CPI定调在4%。在年中温总理的讲话中,将CPI基数上移在5%一线。昨天,统计局已公布10月份CPI数据同比上涨5.5%,环比上涨0.1%。至此,控通胀已初见成效。
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至10月份,目前CPI溢出5%这一基准线的累积值已达6.7%,仅靠未来的11月份和12月份,完成年中温总理提出的目标看来已不太现实。但由于秋粮的丰收,同时整一年的宏观调控和去年最后两个月的基数较高,还是有望见到未来两个月CPI不断下滑的趋势。不过,如果只有当CPI下滑至4%以下,才能认为已由较高的通胀回落至温和的通胀,故目前控通胀只是初见成效,明年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而在股市中,之所以有这么多专业的机构研究通胀,一方面是观察在高通胀初现回落苗头时,从紧的货币政策及相关的调控政策是否会有微调,最终决定投资的仓位。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行业及企业业绩做一些相应的预判,随后决定在各行业和相应重点品种中的布局。
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在刚公布完三季报之后,大部分研究机构就已经着手纷纷下调大部分公司的评级,特别是一些大盘的权重股和成份股,据统计被下调的比例过半。这一方面与机构在年初时的乐观估计需要修正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今年较高的通胀形势有关。
那么较高的通胀,究竟有利于哪些行业呢?现在正处于国内经济回调阶段,同时通胀调控也初见成效,所以,就未来而言,或许我们应该进行更为详细地分析。
今年10月份CPI出现回落是主要由于农产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一般投资者的反应是,农业板块可能未来会由强转弱,但是,细想一下在上涨了近一年以后,各相关的子行业累积受益非浅,最终必然会反映在报表中。同时,明年1号文件就是农业科技,那么针对于这个子行业,届时更将会夺人眼球。这也就是近期源头的一些种业类个股在不断反弹和走强的原因。
反过来,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由于在近几年机构抱团取暖长期运作之后,不断地将泡沫吹大,不仅避开了近两年的熊市,而且股价屡创新高。但在近期,即使股指反弹,它们也只是在高位来回波动,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空间反而会较小。
对于医药板块,近几年也获得过大量机构的青睐,但就未来而言,将会有很大的分化。首先,从一些生物制药板块来看,就看谁在临床试验完成后顺利投产。因为目前仅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但一旦有业绩提升的空间,那么有望越来越强,甚至脱颖而出。另外,从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3.0%来看,中药板块却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往往它们前期较为潜伏,未来在业绩上普遍具有爆发力。(解放网-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