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2日讯 昨日,深圳市儿童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在微信上发布辞职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儿科医生招聘难、流失快,再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据了解,2011年到2015年,儿童医院共有36名医师及139名护士辞职,而去年,该院在岗的执业医师仅有351名。深圳市人大代表朱彦认为,儿科医生高负荷、高风险、低待遇是招聘难和流失快的原因。而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也感叹深圳的高房价吓跑了医生,人才招聘是一大难题。
事件:儿科医生辞职引发关注
一条辞职消息 微信阅读量超十万
昨日因辞职而引发关注的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原小儿外科的裴医生,这位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在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辞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裴医生说,他在上个月底递交了辞职报告,前日获得了医院的批复同意,现在正等着办离职手续。这条消息在微信上有超过十万的阅读量。
对于儿科医生的酸甜苦辣,裴医生说:“儿科医生工作量大,辛苦,医患纠纷高发,风险大,还要穷。”裴医生认为,如果有别的可选,大多数医生不愿做儿科医生。“这也是儿童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高风险、超负荷、低待遇 儿科医生表示无奈
儿科医生为何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一名儿科医生表示,儿科医生常年缺乏,医生加班加点是常事。儿科医生忙到什么程度?“为了节约上洗手间的时间,很多医生都不敢多喝水。”而对于经常做手术的医生,手术一做就经常是一个通宵。就在前几日,深圳一名孩子因不慎被竹竿刺伤,竹竿从孩子的大腿贯穿到脖子,整个医疗团队花了十多个小时通宵做完手术。
但尽管如此,由于家长对孩子分外重视,发生在儿科医生的医疗纠纷和投诉特别多。一名儿科医生表示,不少孩子是夜晚来就诊,而夜晚往往医生比较少,有时候忙不过来,家长就医心切就会以为医生怠慢,投诉医生。此外,有些患儿还不会说话或者表达不清晰,医生很难从孩子身上问出病状,只能靠经验和知识诊断,风险更大。但伴随着高风险,儿科医生的付出并没有相应的高回报,反而因为儿童用药剂量小、品种少造成医院儿科收入低。据了解,儿科医师收入普遍低于成人综合医院医师。
尽管去职,但学医8年、工作12年的裴医生表示放弃这个职业心有不甘,他决定去做一个自己能主导的诊所,践行自己的医疗理念。
现状:儿科医生缺口大
四年36名医师辞职
根据深圳市儿童医院的统计,去年该院完成门诊、急诊量187万人次,出院病人5.7万人次,住院手术量2.1万例,而全年该院在岗的执业医师仅有351名,医生严重超负荷工作。
以去年7月为例,由于正值儿童疾病高峰,奋战在一线的重症医学科的40多名医护人员相继病倒,但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还是带病坚持工作。
由此可见儿科医生的辛苦,而裴医生的辞职并非孤例。2011年~2015年,儿童医院共有36名医师及139名护士辞职。
儿科医生招聘难 “全面二孩”又要来
关注儿科医生的深圳市人大代表朱彦表示,市儿童医院及各级综合医院、妇保院的儿科常年人满为患,儿科医生缺口严重。
据了解,深圳年均出生人口超过20万。朱彦认为,随着“全面两孩”政策落地,“生育潮”将使儿科医疗资源空前紧张,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儿童疾病救治和医患关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儿童医院院长钟山今年1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科医生紧缺是全国性的问题,深圳尤为明显。钟山估计,全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在超过20万。钟山以儿童医院举例说,去年该院只招聘了15个儿科医生,今年计划招聘50个医生,但却没有招满。钟山表示,儿童医院的医生压力大,一个医生一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强度太大。“如果一个医生一天看30个病人,医生会更加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对于深圳儿科医生招聘难,钟山认为深圳的高房价也吓跑了不少来深圳发展的年轻医生。朱彦也对此表示认同。朱彦说,深圳市生活成本和房价高于内地省份,但儿科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工资与内地持平,导致深圳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不足,招聘儿科医护人才困难。“现在医院招聘来的学生来源主要是广东生源、深圳市本地生源以及家里亲戚或对象配偶在深圳的人员,人才可选择范围不大。”
建议:对儿科医生多些政策倾斜
钟山说,破解儿科医生招人难,缓解儿童看病难,应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待遇。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对儿科医院的儿科医疗人才在职称聘任方面给予倾斜,增加职称聘任职数。
据了解,尽管深圳儿科医师缺乏的状况也得到了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儿科医师的招聘给予开通了绿色通道。但是现阶段“绿色通道”只对政府规定的36所院校毕业生开放,其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无法通过绿色通道选用,造成医院选中的优秀毕业生流失。
朱彦说,深圳市人社局目前对儿童专科医院制定与其他医院一样的工资标准,并未考虑儿童专科医院经营上超负荷、高风险、低待遇的特点,这样对吸引人才非常不利。“考虑儿科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多、工作负荷重的实际情况,建议深圳市政府参照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对优秀儿科医护人员薪酬不封顶的经验,根据多劳多得的原则,在薪酬方面给予儿科医护人员更多的政策倾斜,增加紧缺岗位医生津贴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