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山东省最南端的郯城县,隶属于沂蒙老区临沂市。如果从上海出发,走京沪高速(G2线),过了江苏省,进入山东的第一站就是郯城,距上海大约600公里。
因栽培银杏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木多,全县银杏种植面积达30万亩,银杏产业较发达,郯城还有“银杏之乡”的美称。
近年来,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一些产业风光不再,面临困境,银杏产业是其中之一。银杏树自2009年“大路货色”身价过万到当前跌破千元,身处产业之中的树农和苗木经纪人们,感受了一把从顶峰“断崖”跌落谷底的经历。
但在记者春节期间的走访中,“银杏之乡”的村民们比外人想象的更加乐观,“树是静的,人是活的,熬过去,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村民们诉说着新年的期盼。
银杏树曾是“摇钱树”
沿沂河的重坊镇、新村乡、港上等乡镇是郯城银杏的集中种植区。
正月初三,冬日暖阳。记者来到新村乡,找到了村民孙华,他是一名银杏苗木经纪人,在银杏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熟悉产业的各个环节。
从2008年开始,伴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大城市主干道、高档小区中,选择银杏苗木绿化的比例越来越高,银杏苗木市场日渐火爆。
“俺们这有一棵3000多年的银杏树,叫‘老神树。这里种植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种银杏,田地里,房前屋后都是。全乡人口3万多,种植面积28000多亩,苗木5000多万株。”孙华介绍,“行情一来,银杏树变成摇钱树,很多村民都发了,赚个百八十万算是一般的。”
靠银杏树发家致富的村民,纷纷盖楼买车,有的到城里买房。记者看到孙华这栋3层别墅,内部装饰一新,设施齐全,外面配有车库、花园,一辆小车停放着。
记者跟着孙伟在附近走了走,发现村里都形成了别墅群,一栋栋三四层高的楼房排列着。
银杏价格腰斩再腰斩“这几年确实不好干,,想当初2009年,我光是重庆就去了4趟,银杏树供不应求,特别是树形好的,高大粗壮的。行情最好时,一棵品相一般、胸径在20公分的银杏树都能卖到1万元以上。现在,能卖到2000元就不错了。”忆起当年的辉煌,孙华不住感慨,“一车一车的银杏苗木,高大的,用草帘草绳包裹根球,拖长了车身小心前行;矮小的幼苗成捆成捆的起苗装运。乡村路面上,运载苗木的卡车一辆又一辆,开往重庆、四川、北京、上海等地。”
银杏树价格大涨后,本乡、本县、周边的多个县市的村民都扩大了种植规模,甚至自家地不够,就到外乡包地种树,银杏树数目井喷。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受大环境影响,园林绿化对银杏树的需求锐减,树价几乎以年50%的幅度骤降,销不出去了。经营户们想了不少方法,建网页,竖广告……
在新村乡和重坊镇的路口,路边立了不少“批量销售银杏树”的广告牌,“要卖树,找百度”的推广标语也刷在沿街的墙面上。“但这些改变不了整体形势”,孙华直言,“我还算幸运的,当初屯树却套在手里的经营户不少。现在很多做苗木的老朋友也转行了。咱老百姓做事,就容易盲目跟风。”孙华说。
“方法总会比困难多”
“树是静的,人是活的。不行就赶紧想办法。”一处银杏园旁,五六名村民正聚在一起闲聊。村民老丁说,“方法总会比困难多,熬过去会好的。银杏树不景气后,借助以前的销售渠道,有村民开始种植樱花、国槐、美国红枫、白蜡等经济植物”。
老丁说,绿化用的银杏树跌了不少,高端的盆景类银杏没怎么降,标价都是从数千元到几十万不等,买的人还不少。国家要发展,城市要建设,需求潜力还是很大的。
记者了解到,这几年,“银杏之乡”也在转型升级,产品深加工企业纷纷涌现,加工方向拓展到银杏果、叶加工,银杏茶生产,黄酮甙提取,银杏保健品、药品生产等领域。沿沂河,绵延数十公里的古银杏群落,也正被开发为生态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