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刘延东副总理在浙江调研时讲话的节选,从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可以看出国家医改力推的重点:
一是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施分级诊疗是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设计,事关医改成败。从各方面探索情况看,推进这项工作应着重把握好两点,即患者是中心、医务人员是关键。
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综合运用签约服务、医保和价格调控、便民惠民等措施,让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基层首诊的好处,引导他们转变就医观念,逐步认可、参与和支持分级诊疗。许多群众看病都希望到大医院,找最好的医生,如果不搞分级诊疗,引导他们合理有序就医,大医院扩建再多病床都不够用。
另一方面,要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以更好的服务将患者留在基层。当然,分级诊疗涉及多方利益和群众行为习惯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接力抓下去。起步阶段,可本着群众自愿、积极稳妥原则,逐步扩大签约覆盖率,提高基层就诊比例。
二是着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医改的重头戏,也是推动医改转型升级的重要风向标。有地方反映,取消药品加成后,如果不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可能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因此,我们要综合推进补偿机制改革,既要加大财政投入,也要积极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当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只限于医药分开,最终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对此作出部署,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要求,不少地方作了积极探索,但目前整体进展并不平衡,改革的思路还有待明晰和细化。下一步,要围绕坚持公益性和保障高效率,加快完善医院管理、人事薪酬、内部运行等体制机制,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卫生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国情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各地也要加大探索力度。
三是着力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药品采购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群众反映强烈、多方利益博弈的焦点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各地在这方面开展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有的地方药品采购价格仍有水分,有的招标采购工作不够规范,有的甚至出现了药品断供、药企不投标等情况。对这些问题,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及时研究应对之策。
2015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文件,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总的思路是,坚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发挥批量采购优势,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等腾出空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低价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和供应。对一些地方探索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采购、药品采购与医保支付标准挂钩等做法,相关部门要加强跟踪研究。此外,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也很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改革的方法、市场的方法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也要认真研究部署。
四是着力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墓础,直接关系群众对就医负担的感受。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和支付能力的增强,医保在调节利益、引导行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各项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筑牢群众健康保障防线,避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应用推广临床路径,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真正发挥医保对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让医保既保群众健康,又保行医规范。
五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要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提升急需领域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医疗模式,健全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鼓励杜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医疗,推行电子健康档案。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医教协同培养医学人才,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培育人民满意的健康卫士。
国务院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改革的原则、方向已经明确,但如何细化,形成指导性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加大探索力度。
从督查情况看,目前医改政策落实中还存在一些“梗阻”问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抓紧梳理总结“十二五”特别是2015年以来医改进展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落实措施,切实打通“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