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赛诺菲中国的基本战略将聚焦在慢病、基层市场和药物创新三个领域。其中慢病是我们的核心优势,而基层市场我们今年将更多拓展社区医疗中心以及零售药店的领域。”赛诺菲亚洲区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龙贤礼向记者透露了这家在中国处方药市场排名前三的跨国公司的新一年战略。
在过去的一年中,包括招标降价、新药审批滞后、保证金事件等多重因素的累积,已经感受到经济“新常态”寒意的跨国药企可以说过的并不十分顺心。在此情况下,不仅仅是赛诺菲,包括诺华、辉瑞、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巨头均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在了慢性病及基层市场领域,这其中的内在逻辑在何处?
老龄化催热慢性病市场
老龄化的到来让慢性病市场的增长受到了包括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健康行业的重视。
慢性病的发病率有多高?据了解,目前我国 65岁以上慢性病发病率区间在52%~98%之间,55-64岁的发病率区间达到了38%~ 58%,中老年为慢性病主要患病人群。而35-54岁的慢性病患病率数据显示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慢性病比例已超过10%。
根据国家卫生部、发改委于2014年的统计,彼时中国2.6亿慢性病人的医耗就已高达3万亿。
“老龄化、城镇化是慢性病患病率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两年,慢性病的发展速度有增无减。”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梁晓峰在公开场合表示。
在这一情况下,对于失意于近两年基药市场,又不愿放弃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的跨国药企来说,慢性病及与之相关的基层市场成为了提高增长最好的选择。
“从2014到2020年,赛诺菲将有18个新产品计划上市,这中间有6种是我们特别期待的重点产品。在这些重点产品中,三分之一是有关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 赛诺菲全球研发副总裁、亚太区研发总裁江宁军透露。
除了研发之外,这些跨国药企还将渠道推广的触角伸向了互联网,比如开发一些用以拉近医生和患者交流的移动医疗平台。
“我们每天的工作不仅仅是药物生产,我们还需要告诉医生和患者药物应该怎样使用,这样在彼此之间才能建立相互的粘性,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龙贤礼对记者表示。
深耕基层市场
作为受政策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2015年医药可谓行业频出,各项政策密集落地。“明后年,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医药行业压力会比今年大。”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透露,在医药周边行业压力加大、医保费用控费要求强烈的大环境下,今年、明年、后年国内医药行业增长幅度依旧会比较低。
但龙贤礼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我对于中国市场还是非常乐观。因为我看到了基本面:现在中国医疗方面的费用仍然只占到GDP的5%左右,同时我们看到中国政府 有非常大的决心,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医疗体系。其次是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潜力巨大。所有患者都到大医院去这样做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我们非常希 望贡献到中国医疗制度改革当中,我们建立了基层医疗事业部,希望更多进入到中国基层医疗市场,希望未来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同时希望更多的了解和探索。 还比如零售的药店,社区医疗中心等等。”
根据赛诺菲透露的2015前三个季度的业绩表现,其前9个月的整体销售额约为86亿元,前三季度同步增长13%。这一增长状况略高于其他的跨国药企。分析人士认为,赛诺菲的产品线分布集中在慢性疾病领域,再加上其在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地域扩张比其它跨国药企做得更早更深,正是这二者的助力补足了在其它区域市场的低迷。
但进入基层市场的同时也面临着双向的竞争,价格成为其中必须面临的一道坎。
据悉,目前跨国药企的主要市场份额是在二三级医院,但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后,各地均需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比例,让基本药物招标的中标价格直接带入大医院招标中,使得同一厂家的同一品种在全省范围内都是一个价格。
习惯了高毛利、高利润后如何调整战略面对薄利多销的基层市场是这些跨国药企必须考虑的难题。
默沙东的舒降之尽管经历了前几年的大幅降价后销量上升明显,但最终利润是否得以维持,企业并未披露相关数据。而在2013年6月,赛诺菲的和新药物波立维因陕西省“砍价”47%而被迫退出当地基药招标。
拿利润换市场,是需要反复权衡的战略。
分析人士指出,在县级医药市场,由于地域和人口的因素,市场投入与药品销售额之间的投入产出比小是必须面对的难题,企业必须在前期开拓中持续投入,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层业务团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