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一:《国家中医法》正式出台,开始改变“医不知药”现状
《国家中医药法(草案)》已由国务院上报全国人大审议,该法案尚需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审”通过,预计将在2016年上半年正式出台。
法案中有望放开民间中医、个体诊所自采自用中药限止等条文,可能会对现行中药饮片流通体系产业明显冲击。
预测二:全民中医服务体系推进,中药获重大利好
随着国家将中医药产业纳入大健康服务业战略核心,以及《国家中医药法》的保驾护航,保障全民享受中医药服务的权益将在2016年成为现实。将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甚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将中医药服务与医保体系对接。
由此,中药将面临更为广阔的需求市场,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预测三:中医药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快国际化进程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医药将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加快海外传播。今后,除了“孔子学院”外,可能会有更多医馆、中药保健服务项目出现在全球各地。
预计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国家中医药日”。
预测四:国内中药材市场综合200指数在胶着中振荡
如果根据当前生产过剩现状,反映国内中药材整体行情的综合200指数在2016年将出现明显下行。但有三个变量因素不可预估,一是随着药材质量要求提高,需求方会更倾向于新货、优质药材,从而拉高交易价格;二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如美元加息后是否会引起全球大宗产品价格回升?三是2015年秋冬气候反常、雾霾加重,明年春季是否会出现疫情?
我们初步预估,2016年的综合200指数会在胶着振荡中前行,认为其将继续下滑为时尚早。
预测五:西药注册难度加大,中成药审批开通“绿色通道”
2016年,新药注册将“冷热两重天”。一方面,西药的药品撤注潮袭来,明年上市新药或减少;另一方面,为促进中药新药研发生产,刺激目前低迷的中药市场,明年国家或有可能会为中药审批开通“绿色通道”。
这将改变西药一家独大,垄断并控制中国医药市场的不利现状,给长期低人一等的中药产业以喘息之机。
预测六:中药材市场“优质优价”进程加速
随着新版《药典》实施和监管力度加强,长期以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状将大大改善,“优质优价”环境初步形成。
由此,优劣药材之间价差也将逐渐拉大,呈两极分化的态势。但同时,劣质药材特别是野生习用品的退市,将陡然出现的供给空缺如何填补,可能会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预测七:家种药材产能过剩与野生药材资源枯竭相伴
2015年,受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价格下滑和种植惯性等因素影响,国内中药材家种产能继续扩大。预计到2016年,这种产大于销将加剧,不排除部分大宗药材出现“烂市”局面;与此同时,野生资源的枯竭加速步伐依然难以遏制,有可能在中药材整体行情下行的态势下“逆市上行”。
在加快野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同时;是该关注信息、科学规划,加快野生变家种步伐了。
预测八:滋补保健类药材快速增长,药食两用品种大热
从今年天猫、京东以及中药材诚实通平台交易分析,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的药材需求增长最快。特别是药食两用品种,其民间需求已远远超出药用和工业需求。
2016年,预计这种趋势将继续深化。即使在整体行情低迷下,具有较大需求弹性的滋补保健类药材,需求将大幅增加,成为稳定或拉升行情的主要因素。
预测九:中药材电商迅速崛起,行业替代作用明显
当前,随着产销对接通畅、产地初加工能力提高和产地市场快速发展,国内中药材专业市场地位正在日益弱化,传统交易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而经过多年发展的中药材电子交易,物流、存储及评价标准等都趋向成熟,供需两端对新交易方式接受增高,加之整个“互联网+”的大环境影响。预计2016年,网上交易平台对行业净化、洗牌作用明显,并逐步成为中药材现代流通方式的中坚力量。
预测十:GMP证书收回大于发出,饮片企业洗牌加速
2015年,随着国家管控力度的增强,被收回GMP证书的饮片企业大幅增加;而一部分缺乏资质、资金实力的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也主动放弃GMP认证,面临着淘汰的命运。
预计2016年,这种淘汰洗牌只会加快而不会放缓。由此,也会造成中药企业并购行为增加,中药行业逐步会出现多个 “行业大鳄”。但无法改变产地中药材供给方和民间中医药服务两端,遍地开花“人民战争海洋”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