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紧密关注医改政策走向跨国药企坚定占领在华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0  浏览次数:562

    “我们非常了解中国医改、中国十二五规划,也非常了解中国产业存在的问题。”在8月中旬的默沙东与先声药业合作媒体见面会上,默沙东(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冯纳玺说。

  会议之后,冯纳玺表示:“我们已经对中国医改政策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研究,上个月,我们刚刚完成对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研究。”
  记者近来采访发现,现阶段,在华跨国制药企业大都如默沙东一般自信。

  跨国制药企业入华这些年,从试探性进入到拥有相当程度的一线市场掌控权,如今这些跨国制药企业已经摸透了我国本轮医改政策,开始向地方基层市场进发。

  也许,从跨国制药企业在华投资历史来看,过去几年的收获只是一个小阳春,中国制药行业的内外资博弈才刚刚开始。

  合作将在全产业链全线铺展

  与南京先声药业达成成立合资公司意向之后不久,默沙东的另一次出击接踵而来:9月13日与据称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中心”的华大基因研究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基因组生物标记和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默沙东的高管在多个场合谈及正与中国国药集团的洽谈合作。

  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近期在中国市场的作为也较为显眼。6月份,辉瑞以5000万美元投资参股上海医药。在此之前,跨国制药企业参股中国医药商业企业较为罕见,故此举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还有消息表明辉瑞正与中国最大的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九州通集团展开合作。九州通集团在目前中国医药商业市场暂居第三,其强项在于城市和农村基层市场。

  此外,辉瑞公司也宣布与海正药业达成初步意向,斥资2.95亿美元在杭州成立合资公司。海正药业以实物资产出资,辉瑞公司以现金出资占49%的股份,合作研究和开发、生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有关药物更广泛的商业化。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也一改过去由一家代理商分销疫苗的模式,宣布与国药控股等3家国内领先的疫苗分销商签署合约,这3家公司将分别负责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市场北、中、南三个区域的疫苗分销。

  葛兰素史克将此次分销模式的合作看做三件“里程碑”事件之一。另外两个“里程碑”是:2011年4月在上海出厂了第一亿支疫苗、2011年6月斥资2400万英镑购买深圳海王英特龙51%的股权而完成独资。

  这几次市场操作行为使得葛兰素史克实现“在中国供应、生产和研发更多疫苗”的目标更有底气。

  对疫苗感兴趣的不只是葛兰素史克。据悉,继2011年3月底,完成与疫苗企业浙江天元生物的合资项目之后,诺华仍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类似操作。比如,诺华高管就曾公开表示,虽然诺华诊断公司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但未来一定会在北京、上海开展合作项目,使该公司血液筛查等技术“开花结果”。

  跨国制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在初步完成在中国疫苗市场的布局之后,也开始进一步践行其总裁魏巴赫提出的“多元化”策略,加强在非处方药市场的存在。

  2011年3月,赛诺菲以5.2亿美元价格完成“金额最大的一桩外资收购中国药厂交易”,将主要生产兼分销儿童药的太阳石集团收入麾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2010年11月,赛诺菲正式完成跟民生药业组建合资公司。由赛诺菲控股的合资公司将21金维他纳入其中,以此进入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这类我国非处方药市场最大的领域。

  这两次市场合作一举在我国非处方药两个细分市场中奠定其强势存在,而此前赛诺菲在中国并不经营非处方药业务。

  再比如,一直传言寻求收购国内仿制药生产企业的全球制药巨头辉瑞,于2011年6月2日完成了与浙江海正药业就共同组建合资企业签署了合资意向书,采取新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推动仿制药业务。

  另外一家世界排名稍微居后的跨国医药企业瑞士奈科明集团,也于2010年11月初完成了其在中国的首次企业收购,收购广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51.34%的股份,双方寻求在急救、中风和胃肠道疾病产品的市场拓展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对记者表示:“未来几年,跨国制药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将会在全产业链上任何环节。”

   跨国企业摸透中国医改政策

  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奈科明等跨国制药巨头,近期加大对中国企业并购,或者斥资建立合资公司。连一直强调“不会展开大规模并购”的美国礼来公司也开始考虑并购。

  这引起一些中国制药行业内部人士的警觉,一篇分析文章甚至称“这不像是一种巧合,更似一场‘密谋已久’的战役。”

  与如今自信的市场并购或合作行为相比,2009年前后这些跨国制药企业的表现则大相径庭。结合当时的表现来看,这些跨国企业“密谋已久”一说显得有些过度解读。

  当时适逢全球金融危机,欧美等传统医药市场也增长放缓,本来快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市场又因为新医改“未来3年新增8500亿投入”的信息将市场各方兴趣调得老高。彼时跨国制药企业总部高管隔三差五地出现在中国,拜访部委医改官员和走访调研中国工厂。大都行程匆匆,然而来去皆忐忑。

  跨国制药企业的市场灵感,最终来自于对中国医改政策的逐渐把握。

  2010年,随着新医改更多配套文件的相继推出,以及我国医改决策层开宗明义地点明“保基本”、“强基层”等政策要义,引起外企注意。

  正如冯纳玺对所言,默沙东公司在研究中国医改政策、十二五规划等方面它们花足了气力。默沙东总部和默沙东中国分别都有内部团队专门研究中国政策,同时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研究。

  对中国医改政策逐渐把握之后的群体性自信,即表现在这些跨国制药企业近期在中国市场上的一系列主动作为之上。

  1993年前后至2005年左右,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主要以合资形式投资建厂,但是最终不是中方主动减持股份,就是外方积极寻求走向独资。

  先声药业董事会主席任晋生对记者表示:“那个阶段跨国制药企业初来乍到,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依此逻辑,那一阶段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最后走向分手也在情理之中。

  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爱民向记者提到另一个原因:“当时我国医药行业管理体系、市场体制都还没理顺,很多合资项目都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撮合成的,因此在当时有积极作用,又潜在着非积极的影响。”

  “除非是犯傻”

  1981年2月,中日合资的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这一年被认为是跨国制药企业“中国之旅”的元年。

  此后30年里,世界制药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悉数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外资和合资制药企业产品已经占据着中国国内接近30%的市场,在一线城市的二三级医院占比更是接近70%。

  随着医改政策的引导,我国地方基层医药市场势必扩容。跨国制药企业新进发也成顺利理成章之事。跨国制药企业切切实实看到了本轮医改中基层药品消费市场的“机遇”,然而要完成“掠地”目标,其短板也是显而易见。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专家办主任李磊对记者表示:“在前几年一直看不上眼的地方基层市场,跨国制药企业最缺的是销售网络。”

  据李磊介绍,本轮新医改前,一些跨国制药企业虽也曾探索在基层市场自建渠道,但是由于当时基层市场与一线市场相比利润薄、成本高,市场环境也不佳,跨国制药企业最终放弃了自建渠道。

  现实之计就是收购、合资。这些跨国制药企业,深谙收购、合资等市场操作方式对于快速构建网络,占领市场的益处。由此,今年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等医药商业企业便频繁出现在葛兰素史克、辉瑞、默沙东等公司的合作企业名单上。

  在这些收购、合资等行业整合案例背后,除了“渠道”因素之外,跨国制药企业日夜不敢忘记的另两个关键因素是:仿制药,非处方药(OTC)。

  国际机构测算,未来大约一年内,全球销售排名前20位的品牌药中,有7个迎来仿制药的竞争,其中包括排名前2位的立普妥和波立维。专利药专利保护过期的高峰将出现在2016年左右。

  在国际市场上,仿制药上市以后价格将比品牌专利药低20%~80%。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件幸事,也让主要依靠专利药获利的跨国制药巨头感到紧张急迫。

  中国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对记者表示,“面对这种局面,跨国制药企业必然会重视仿制药市场,以及非处方药市场,同时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资源进行嫁接,将销售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林瑞明分析认为,随着医改的推进,中国市场对于高端仿制药的需求更加强烈,品牌仿制药占中国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60%。近来一些收购、合资项目初衷即是致力于向市场提供品牌仿制药,抢夺专利药到期的商机。

  另一个减少损失、增加自身收益的方式就是拓展在中国非处方药物(OTC)市场的占有率。诺华公司正为打造“中国最大的非处方药企业”而加劲。

  依据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今后五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照此计算,全球新兴市场制药行业增长的40%将来自于中国。2015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

  “行业内经常讲‘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是一枝独秀,中国医药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是独领风骚’。”李磊对记者表示,“除非是犯傻,否则跨国制药企业断然不会放弃对中国医药市场机会的把握。”

  跨国制药企业也毫不隐晦其对中国医药市场的看重,赛诺菲公司官网上醒目地强调“中国对于赛诺菲的重要性足以与美国市场比肩。在我们的定义里,中国不再是一个新兴市场。”(瞭望东方周刊  刘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