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甘肃“健康促进模式”探索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2  浏览次数:92
  医药网12月21日讯 甘肃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其中,“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对于破解县级公立医院趋利行为做了有益尝试。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卫生院门可罗雀”是国内普遍的医疗现象。作为经济落后、贫困程度全国典型的省份,甘肃医改之路同样举步维艰。     今年年初,甘肃省在渭源、通渭、敦煌、白银、庆城、康县等6个县(市、区)先行启动了健康促进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目前,试点范围已由6个县(市、区)扩大到32个县(市、区)。      “定西现状”唯一能走通的医改之路     定西市辖属的渭源、通渭两县成为甘肃首批试点县后,该市卫计委主任冯爱平带领工作人员进行了近七个月的改革以及经验总结。     冯爱平说,如今定西卫生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走中医特色的医改之路,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当地老百姓最基本的问题。第二条是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以农村为主、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减少病源。“这一切的目标就是精准脱贫。”他说。     定西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全市71%是农村人口。冯爱平说,定西现状是基础条件差、人口基数大、历史欠账多、卫生人才缺乏、管理模式落后、服务对象贫困。      “医改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项目支持,而定西面对老百姓没钱、面对地方财政穷、面对医院的趋利行为严重,唯一的办法就这‘两条腿走路’”。冯爱平说,在定西,其他医改之路都走不通。     冯爱平坦言,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钱投给医疗,所以医院的自身发展就是靠贷款。      “这样发展导致了历史欠账多,我们现在全市县乡三级医院,总负债12亿元,背着这么沉重的‘包袱’去医改,还要挣钱养活那么多医院职工,负担很重。”他说,背着石头过河有溺死的危险。     事实上,这种定西现状,也是甘肃其他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同程度的“写照”。     健康促进模式改革从源头解决医方趋利行为     甘肃进行了种种尝试。为强化健康管理服务,减少患病人数,从源头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医院、医生趋利行为,今年年初,甘肃启动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     改革支付方式和分配制度是保证此次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也是实现节约医疗卫生费用目的的途径。     甘肃省印发的《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总费用包干、合理奖惩、年度预算与服务数量质量考核相挂钩的原则,改革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方式。按照公平与效率统一、谁服务谁获益、群众满意度与补助额相挂钩的原则,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付方式。     渭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万弟告诉记者,按照改革要求,县级医院从过去“按项目报销”到现在转变为总费用包干,今年该院包干新农合基金1900万元,截至目前,节约总金额150万元。      “改革后,医院按照基本临床疗程,对于每一种病类都有规定价格,比如急性肠炎限定价位700元,如果医生开出的治疗费用超过这个价,对医生进行罚款,罚款数额是超出价格的30%。而低于700元治疗好的,奖励医生节约费用的15%。”张万弟说,这种方式有效遏制了医院和医生的逐利行为,公益性逐步增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