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诺奖得主穆拉德对中药寄予厚望 称将造福全人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06  浏览次数:332

   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伟哥之父”的美国著名医学家斐里德·穆拉德28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来会有一天,中药的发展能够造福全球的人类,而不仅是中国。”

  因其确立了一氧化氮是心血系统中传递信息分子的理论,穆拉德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并于200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指出,一氧化氮具有扩张血管等作用,因此可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洁、预防中风、保持血压的效果。

  据穆拉德透露,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中草药的研究,至今已经超过20年。他说,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很多中草药的确可以很好地调节人体内的一氧化氮指标,从而起到促进人体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动脉老化僵硬、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

  但他也指出,在目前所试验过的中草药品种中,同时也存在着不少“没有太大药效”的品种。而更令他担忧的是,对于这些药效并不明显的药品,至少有30%至40%的病人还因为过度相信医生,而始终坚信所使用的药品“有很好的疗效”。

  资料显示,中国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目前已经超过2.7亿人,已成为危害中国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据悉,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正是在此这种情况下,穆拉德选择在中国开设“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此举,可以从更多品种的中草药中提炼出更高纯度的一氧化氮,使之达到与西药相同的效果。他认为,届时中草药还会因其天然、副作用小等特点,成为造福人类健康的最佳药品。

  此外,在谈到中国大众关心的诺贝尔奖话题时,穆拉德也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他坦言,科研投入力度不足是导致中国大陆在诺贝尔奖设立110年后仍然无人染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他分析指出,美国在二战之后几乎包揽了半数以上的诺贝尔奖项,这主要归功于战后美国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因此在他看来,虽然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投入力度,整体科研水平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他还是认为:“对于造就诺贝尔奖得主,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新闻网  王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