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2月14日讯 新药研发投入前轻后重,最后的Ⅲ期临床试验投入有时比整个前期投入的总和还要多。所以,有些人提出疑似前景不佳的新药项目应该尽量在没有投入很多前及时停止,以避免后面越走越重。这个看法几乎代表着现在的主流意见,有些企业已经采用具体措施鼓励及时停止前景不佳的项目,比如诺华的“勇气奖”。
的确,新药项目多数以失败告终,即使Ⅲ期临床也有超过50%的失败率,所以多数情况下,终止一个项目比继续这个项目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决定。
实际工作中,由于这些失败损失惨重,多数企业都会反思如何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不过,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在Ⅲ期之前是否已有足够的信号显示项目应该停止。这类总结做得准确可以得到有益经验;但是,与错误解读疗效、安全性信号一样,这类反思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们思维误区的影响。
颠覆性项目暂遇挫折
毫无疑问,正如我们此前讲到的:有些项目没有经过足够的去风险,也有很多项目在原地转圈很多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样的项目需要及时终止。但是,如何准确地把这些冒进项目或僵尸项目,与暂时遇到挫折的颠覆性项目区分开,则是新药研发的核心工作之一。
因为如果仔细搜寻可以发现,其实没有哪个项目在漫长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几次项目终止信号。如果每次出现这样信号就轻易结束一个项目,那么世上将从此没有新药产生。即使肿瘤免疫疗法这样颠覆性的技术平台(不仅是一个药物、一个适应症,而是多种不同药物针对几乎所有肿瘤),在10年前还被《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评为制药领域“第一大忽悠”。任何首创药物的开发过程都有类似的“卧薪尝胆”经历。
停止信号远多于前进信号
事实上,对于真正的创新项目,停止信号远远多于前进信号,否则这些项目早就有人做了。
新药项目与新技术的起伏周期类似,开始的时候总是彩霞满天,但很快负面数据会出现,这时终止任何一个项目都易如反掌。这大概是趋均数回归在起作用。一个项目开始时数据很少,但同样是缺少数据,那些向积极方向远离均数的项目,比那些仅有数据都是负面的项目更吸引人,虽然二者成功率是一样的。而随着数据的积累,这些项目一般会向均数回归,不同的是,开始数据吸引人的那些项目竞争会激烈很多。
复杂的进退平衡
随着数据的积累,不管开始时前程似锦还是平庸无奇的项目,都得面对现实。新药研发的现实是——在满天乌云中寻找那仅有的一丝阳光。
有些时候,去留很容易决定,比如Kras是个很诱人的靶点但没有任何小分子药物能与其底物GTP有效竞争,所以根本无法继续进行;但是,更多项目的进退平衡更加复杂。
比如原来的药王立普妥,按进度只能第五个上市,前面是Roy Vagelos领导下的默沙东这样的巨无霸。百优解新颖机理则在当时的动物模型中没有显著疗效,第一个Ⅱ期临床还因为资金限制没有足够病人而失败。
所以,尽早结束成功可能性低的项目,即所谓kill the losers策略,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刑事豁免期”
鉴于新药项目、尤其首创项目的高失败率,一个项目应该有一段类似“刑事豁免期”的时期,即在这个阶段,在一定投入限制下,无论正负结果都拼命向前。团队的任务不是考虑继续还是停止,而是全力寻找能让项目成功的路径。
“kill the losers”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道理,但并不全然适宜新药研发的复杂现实。寻找新药如同登山,即使走最有可能登顶的路线,早晚也得遇到悬崖、缺氧、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返回大本营的借口会远远多于继续前进的理由,所以鼓励终止项目政策很容易过犹不及。这也是“pick the winners”这个看似相反的策略也有相当市场的原因。
结语<<<
“pick the winners”和“kill the losers”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都需要忍受一段被高度质疑的阶段,但看准的项目都应该给予足够的机会证明自己,即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反过来,需要“挥泪斩马谡”的时候也不能心慈手软。
当然,与任何策略一样,理论是一方面,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执行力和对新药研发的理解程度。新药研发项目不是失败越早越好,锲而不舍也不是总能带来颠覆性药物。最重要的是决策者的判断力,然而最罕见而困难的也是决策者的判断力。(本报特约美中药源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