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航急救门”事件当事人张先生表示,北京市卫计委已与其取得电话联系,并表示,正在开展调查,“如果有初步调查结果,会与其核实信息”。
据了解,张先生曾认为999急救中心欺骗患者强行转诊,向北京市卫计委投诉。后对999急救中心官方声明提出多处异议。他质疑,999急救中心为什么在转诊过程中,绕过多家三甲医院,送至999急诊抢救中心。人们因此产生疑问,北京为何会同时存在两个急救系统,120和999又是否存在统一调度的可能性?
【释疑1】
120为何取消院内医疗?
2005年,原北京市卫生局表示,4月1日起,北京急救中心实行部分功能转型,撤销了原有的院内医疗功能,关闭了急诊抢救室和病房,将全部医疗力量转向院前急救,建立北京紧急医疗救助中心。自此,曾为三甲医院的北京急救中心成为历史。
一位急救行业专家对此表示,院前和院内医疗一体化,可能会出现急救车将更多病人拉到自己的单位,希望能更加专业、单纯地做这件事,所以撤销院内医疗。“等于说撤了一所医院,有的人转行,有的人到了其他医院等等”。
但为何早已在2001年由红十字会成立的999急救中心未能一同取消院内医疗?对此,该专家认为,对于院内和院前急救是否能共存,国家法律并无相关规定。120是当时北京市卫生局的下属单位,有权做这个决定。但没有权限要求其他机构,“这是机构内部设置的问题”。
记者曾在999急诊中心采访几位患者家属,患者从昌平区中医院由急救车转诊至此。其中一位患者家属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直接被999救护车拉到这里,“期间也并未表示要来此治疗”。
对此,昌平区中医院一位主治医师说,一般情况下,转诊病人都会转到对应的上级医院,如人民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等。“除非家属或者患者有意愿,否则不会转院到999急诊中心”。
【释疑2】
为何两个急救系统并存?
根据报道,成立于2001年的999急救中心隶属于北京市红十字会,是经北京市编办批准的事业单位。同时期的北京,还有由北京市卫计委直属的北京急救中心,也就是120。两者独立运行,且均服务于社会的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社会救助等。
就此,北京市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两套急救系统。一位急救业内人士表示,当时,999的建立可弥补院前急救的不足,“相互竞争从而使老百姓受益”。然而,他认为,引进竞争后,“政府并没能完全监管其竞争”。
这是否意味着,北京市急救可以二选一,留下120或者999?对此,上述急救行业专家表示,目前,999的急救资源已占到北京市的半壁江山,两者缺一不可。“有限的急救资源,却由两个司令部指挥,使得有限的急救资源变得分散”。
对此,上述急救业内人士也表示赞同,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两者是否应该共存,而需要两者统一进行调度,包括实现“分级调度”。
他介绍,目前,急救车一般为“有呼必派”,但是危重病人占比较少,消耗部分急救资源。“分级调度可以通过一定标准判断患者急症的轻重缓急,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派急救资源”。
【释疑3】
是否应该实现统一调度?
2011年,为打通两个急救系统的关系,北京市卫计委建立120/999院前急救联合指挥调度平台。保留两个急救号码各自调度本系统救护车辆的同时,双方可互通值班信息。
然而,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调控平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急救业内人士表示,调度平台能够推送信息,但是否推送是可以自己进行选择的。
对此,上述急救行业专家也认为,目前的平台仅仅能够看到各自调度的状态,只是共享彼此信息,“算不得已的办法”。
他表示,应该将两者统一指挥调度。将两个急救系统的指挥权归一,由调度人员统一指挥,调派救护车,联系医院,如何抢救等。“然后建立相关的法律,也可以避免目前急救转送原则难以量化衡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