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1月27日讯 广东省总是走在医改前列,目前正在制定进一步解放医生、护士甚至药店的松绑政策,已逐渐形成社会办医和医改的“广东现象”。
不断加码社会办医的广东省再次吹起政策东风。
11月23日,广东省制订社会办医文件、落实国家政策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可靠消息,广东省医改办正在制订《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解放医、护、药三方。
《措施》除包括简化审批手续等“常规”动作外,在全国率先提出“公立医院医生可开设医疗机构、护士多点执业及建立护士门诊,甚至药店在满足要求时,也能挂牌诊所。逐渐形成社会办医和医改的”广东现象。
据了解,在政策陆续出台前,广东省即已自发出现了医生工作室、护士门诊、药店挂牌诊所等多种形式办医的探索。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业内各方早已跃跃欲试。
私人医生工作室:还需继续解放医生
谢汝石的创业轨迹,切合了广东省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的环境演变。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做了十年外科医生后,谢汝石参与主持编辑并管理过《中国家庭医生》、建立家庭医生网站以及原中山医科大学校办产业,迈出了转型医疗管理者的第一步。
八年前,借着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筹办北院区的机会,创新的念头第一次在谢汝石心中萌芽。当时,他在原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的建议下,采用“医疗超市”模式打造完善的独立第三方诊断医疗机构。
谢汝石设想,在这个医疗机构里,医生是不固定的,而是采用多点执业的方式预约会诊,会诊后,医疗机构再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因为当时不具备多点执业、社会办医的政策环境,最后,那个案例成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影像检验中心。”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广东社会办医政策利好频释,审批、医生多点执业等“天花板”接连放开。
5月16日,谢汝石联手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林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子谦成立的私人医生工作室集团揭牌运营,业内称之为“岭南三剑客”,并首次用医生的名字命名了“私人医生工作室”。这一次,谢汝石定位自己为专家和病人的服务者。
“目前,医疗服务模式太单一,大多数患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要改变现有的医疗生态。我的理想是,通过搭建一个新的服务平台,形成新的行医与就医模式,既可以体现医生的价值、病人需求的个性化,又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谢汝石说。
借助爱康国宾的线下体检网络,私人医生工作室采用轻资产模式,谢汝石主要负责运营和分诊工作。截至目前,加入私人医生工作室的医生已达百余人,服务人次总量近两百人。
在谢汝石眼里,如今的私人医生工作室已经完成了前期的服务流程标准化,包括医生的审核加入、定价机制、服务模式、服务时间以及相关法律等,步入了稳步发展时期。但在趋于稳定之前,私人工作室的创始团队也经历过一次磨合。
“我一开始的困惑是,医生的思想与资本预期存在矛盾。医生希望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但资本希望把事业尽快发展起来。所以,要把私人医生工作室做好,就需要通过资本和医生的磨合,找到平衡点。”谢汝石坦言。
渡过磨合期后,医生队伍的扩容成为私人医生工作室不断做大的关键。谢汝石注意到,此次《措施》提出的“允许通过品牌特许、购买服务、合作经营等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是促进医生多点执业的关键之一。
“现在政策的一大趋势是释放大医院的品牌红利。大医院以品牌和技术入股,收入可以自由支配,因此,他们就有积极性推动医师多点执业。”谢汝石告诉记者,“但还需要继续解放医生,让医生成为医改的主体。可以尝试让医生选择是否去掉事业编制,成为社会人,但前提是要解决医生的后顾之忧,实现保险社会化。”
如今,私人医生工作室开始走出广东。不久前,重庆私人医生工作室开业,预计到明年下半年,私人医生工作室会逐渐踏入深圳、上海、沈阳、北京、南京、福州。据悉,打造社区诊所联盟的计划也开始提上了日程。
护士门诊:多点执业不易推广
28年前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随后入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甘华秀,一路辗转多个科室,从普通护士做到总护士长。两年前,甘华秀又多了一个特别的身份——护士门诊伤口造口专科负责人。
“前几年恰好有一次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的机会,经过各方讨论,决定让我参加。培训回来后,我用学到的专业护理知识、技能做了一次伤口处理,效果非常好。”甘华秀回忆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