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救命药”迎利好:专家建议短缺药收储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0  浏览次数:106

  事实上,放线菌素D因定价过低,长期处于价格倒挂状态。厂家亏本供应,使得多家企业放弃生产。9月16日,中华医学会公布了《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示范药品目录》,放线菌素D也列入其中,各省可以直接挂网采购,给予企业自主定价权,该药品有望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价格。

  不过,专家表示,放线菌素D此类廉价救命药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价格后,如果医生、医院没有用药动力,提价改变供应紧张的局面依然难言乐观。

  价格倒挂

  据了解,放线菌素D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的化疗药物。这样一种临床急需的肿瘤化疗药,每支仅数十元,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

  今年8月,因抗肿瘤药物放线菌素D的生产线从海正药业台州工厂转移至海正辉瑞富阳工厂,全国多地出现断货现象,一药难求。

  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及注射用放线菌素D的企业共3家,分别是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和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而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4年前已停产该药,而海正药业的生产批文已转让给海正辉瑞,也不再生产。因此,全国市场上的放线菌素D均由海正辉瑞供应,年需求约为23万支。

  事实上,目前放线菌素D的生产成本和供应价处于价格倒挂状态。此前,海正辉瑞富阳工厂总经理王英群称,“与2006年发改委对放线菌素D核定的约16元的成本相比,这些年原料、制造成本等大幅增长,该药每瓶的综合成本增加近30元。2014年起,我们已经亏损生产,向市场提供了22.8万支。”

  医师专家曾介绍,放线菌素D是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的一线用药,同时也可治疗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临床效果很好。放线菌素D断货后,患者只能用阿霉素等替代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不如放线菌素D。

  9月16日,中华医学会发布了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示范药品遴选原则和示范药品目录,放线菌素D也列入其中。

  国家卫计委药政司药品供应管理处处长韩会学表示,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和常用低价药品,实行集中挂网,由医院直接采购;9月16日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发布了《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示范药品》目录。上述举措就是为了让这些药品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价格。

  9月21日,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放线菌素D于9月在海正辉瑞富阳生产基地生产下线,经检验合格后,已正式上市。第一批23000支药品于9月16日被签批放行,17日发运上市,预计在1周内陆续到达各省(市)医疗机构。

  海正辉瑞副总裁杜加秋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考虑救人所需,海正辉瑞首批产品按照既定价格先予供应,后续将结合当前实际生产成本重新定价。

  海正辉瑞为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11月4日,海正药业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放线菌素D重新定价是多少,该司不对外公开。

  难题待解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放线菌素D一种廉价救命药短缺。

  据业内人士介绍,治疗烧伤的多黏菌素B或E针、治疗急性卒中非常需要的阿替普酶、抗蝮蛇毒血清等都处于全国缺药状态。

  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从事一线医药营销工作十余年的史立臣说:“因为利润附加值太低,据我所知目前有300多种基础药处于严重缺货状态。”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解决廉价药供应短缺的局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4年4月,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2014年6月份,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供应。

  2015年6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涉及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涵盖1100多个剂型,数量相当于2000多种医保报销药品的1/4。

  那么廉价救命药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价格后,供应紧张局面会改变吗?

  据了解,事实上,廉价短缺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用药,往往是经典的老药,性价比较高、市场成熟的药品;一类是小众药品,价格低,临床需求量也很小,仅供临床发病率较低的一些疾病患者使用,放线菌素D属于后者。

  2006年至2008年,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就短缺药品情况,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曾带队做过调查研究。他们从114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获取信息,统计发现,短缺药品有284种。然后,通过对医药公司电子网单的分析,调查组发现,只有20种药品是真正短缺,相对短缺的药品为13种,潜在短缺的药品有7种。

  史录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上几种短缺药品都是廉价、短缺、需求量小的,有点像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即使放开价格,企业也不会去生产,其需求量变化只与该类疾病发病率有关。即使涨价,使用人群和数量也不会增加。如放线菌素D由于治疗的婴儿细胞瘤发病率低,临床需求量小,原料成本很高,生产企业没有多少积极性。

  而专家表示,放线菌素D出厂供应价提高后,只是解决了厂家生产的动力,但相对来说,这些药品还是属于低价药,在以药养医的现实环境中,因为利润微薄,医院、医生以及流通环节都缺乏使用采购低价药的动力,如果有同类高价药,一定会寻求高价药替代的。

  专家建议,廉价救命药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价格后,还要建立短缺药收储制度。实际上,早在201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到对一些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供应短缺的药品将进行信息汇总,进一步推动建立常态化短缺药品储备机制。

  专家认为,“对于短缺药收储,应由政府出面进行采购,价格上既要保证药企有盈利,也要保证在患者可接受范围内。并且采购完要保证药品用量,不然医院依旧可以选择价格高的药品替代。”

  有业内人士则表示,全国市场上的放线菌素D年需求约为23万支,即使现在每支供应价提到100元,一年的销售额才2300万元,市场前景对药企来说很难有吸引力。

  杜加秋也曾公开表示,包括放线菌素D在内的多个整体用量小、适应症窄、疗效不可替代的“救命药”,均面临短缺的尴尬局面。保障此类药品可及时供应的责任,一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来共同承担。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