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纵览 » 正文

太子参等部分中药价格下降 大面积回落可能性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3  浏览次数:443

  入秋后,购买阿胶、黄芪、枸杞等中药材来给身体进补的人越来越多。爱炖汤滋补的黄阿姨发现,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开始降价了。记者9月19日采访发现,由于之前国家发改委加大对中药材的调控,部分此前曾一度高涨的中药材已经开始有所降价。磐安新渥“浙八味”特产市场近一周行情显示,太子参价格从255元/公斤跌到了200元/公斤。

  一公斤太子参一周降了55元

  经常抓药的市民会发现,最近不仅菜篮子有些沉重,就连过去价格一直相对平稳的中药材,部分品种的价格也是一路上涨。事实上,今年年初以来,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上升区间。

  不过,自从进入8月份后,不少中药价格开始松动,进入回落通道。“太子参降价幅度明显。”莫干山一家药店工作人员王小姐说,每公斤下降了五六十元。近年来,太子参曾一度占领各类中药材涨幅榜的首位,其最高时涨到每公斤400多元。

  从磐安新渥“浙八味”特产市场近一周行情来看,浙贝母从82元/公斤降到了78元/公斤,桔梗从50元/公斤降到48元/公斤。金银花、元胡等也有小幅下调。此外,党参的价格也有下降。做了多年中药材生意的人告诉记者,此前党参曾涨到每公斤110元,现在已经降到了90元左右。

  中药协中药材信息中心官网近期发布数据显示,自8月起,药市整体走势更显加速回落,降价品种数量明显增多,占总监测品种数量的30%。同7月相比,8月监控的537个中药材中,升价品种75个,占总量14%;降价品种161个,占比约30%;超一半品种价格持平。

  此外,受金银花掺假事件冲击,金银花、山银花价格近期跌幅较大,山银花跌幅居降价花类首位,达38%,金银花紧随其后,为19%。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此前出现暴涨的中药材往往集中在常用品种,如党参、三七、金银花等,其中部分在发改委打压下价格出现下滑,带动整个市场下行。

  大面积回落可能性不大

  “去年开7帖中药需100多元,如今同样的7帖药的价格要200多元。”经常去中医院开药的徐小姐很无奈。

  一家连锁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国中药材主要产自川广云贵等西南地区。而西南地区持续数月的干旱,导致多种药材减产达一半以上,其中三七影响程度最严重,严重的地方甚至绝产。“中草药价格确实一直在涨,我们只能努力将涨幅控制到最低。”

  西南旱情是三七、川贝等中草药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旱情加大了人们对三七等中草药价格上涨的预期,导致部分企业和购销公司争相囤积,这是中药价格暴涨的主因。“物价部门并不制定中药指导价,完全遵循市场定价的原则,市场上药材涨价,销售时也只能跟着涨价。”

  中药价格的持续暴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炒作”。还有这几年来,物价上涨,人力、运输等成本上涨,也进一步逼高了中药价格。

  与此同时,中药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以及对身体的益补作用,引发人们对中草药需求量增多。以三七为例,不少女性朋友,将三七粉奉为“万能”养生品。

  近年来,我国各地极端天气频发,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影响很大。药商们普遍认为,在目前高通胀和部分游资炒作下,中药材价格短期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每日商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