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1月3日讯 “你知道吗?上海某医械厂家最近推出的平板DR价格,已经低到20万出头了!”“我听说北京那家医械厂家居然也打出了20多万的DR价格。”这是最近笔者在行业媒体圈里听到最多的讨论了。然而,在常规DR领域,不仅国内厂家开始蠢蠢欲动,就连岛津、西门子、飞利浦、GE等这些国际巨头也正调转船头,在常规DR领域频频降价,大有斟酌退出常规DR市场之意。
常规DR竞争环境恶化致洗牌加剧
DR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技术发展已近二十年,像中国这样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有几十个厂家基本掌握了常规DR整机技术。而万东医疗、安健科技、奕瑞影像等更是掌握了核心部件探测器技术。新医改以来,国家对于国产医疗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更是大幅增长。催生了一大批争夺此巨型蛋糕的厂家。目前中国国内DR整机品牌就已经达到100多家,其中不仅有全国性经营的,还有一大部分是在几个省经营的区域性品牌,也有只进行项目运作的品牌。
随着DR的逐步普及,市场透明度也在加深。国际巨头长期享受的技术垄断带来的巨额利润在逐渐的被吞噬。加之目前竞争的白热化,竞争手段也趋于单一。笔者了解到,这些厂商之中绝大部分无核心技术,真正能够做产品的企业不到5%,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注册制(只注册,依靠其他部件供应商提供产品组合拼凑)。很多常规DR厂家降低采购成本,不注重产品性能的提升,长期没有产品创新,导致产品完全同质化、机器不稳定、质量无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开始频频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还有一些厂家售后服务外包,不仅服务费用高而且完全得不到安全保障。
国际巨头酝酿退出常规DR市场
近几年来,常规DR市场因为无序的价格战让国际巨头开始堪忧市场前景。除此之外,常规DR也存在影像诊断的局限性:在一些特殊体位上,仅依靠一张平片很容易漏诊误诊。如一些结节影诊断、内侧隐性肋骨骨折等,要通过透视机进行位置确认;对一些更加复杂的病变,则需要CT进行进一步确定。高等级医院的影像科都是满负荷工作,这些特殊的病变经常带来漏诊误诊的风险。面对常规DR行业利润急剧下降,国际巨头也亟需在DR行业内寻找新的机会来破局。
2009年,日本岛津研发出动态DR以来,影像诊断领域开始进入到一个更加便捷精准的新阶段,很好的解决了高等级医院使用常规DR漏诊误诊的问题。随后,西门子也开始大力推出动态DR;法国斯达福也携动态DR-D2RS强势回归中国市场。除此之外,飞利浦、GE等巨头也纷纷将势头转向动态DR领域。但为了获得技术垄断所带来的超额利润,进口的动态DR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定价政策。与其同时,在常规DR市场,这些巨头纷纷采取相对较低的政策,意图保留其在常规DR市场的份额。
但是,国产动态DR的出现,迫使国际巨头们不得不改变竞争策略。因为国产动态DR的高性价比让进口品牌的常规DR面临极大的压力,为保证其市场份额不被国产动态DR厂家迅速抢占,这些进口品牌一方面被迫在动态DR上应战,另一方面迅速调整常规DR价格,加快了国际巨头退出常规DR市场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