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市场百万亿规模的中国老龄产业吸引了外国业者与政府的目光,而历史悠久、规模高达300亿欧元的荷兰养老产业正在与中国进行多方面合作。
10月28日,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副部长Martin van Rijin带领荷兰企业代表团在上海参与中荷健康养老及医疗领域公司合作研讨会,其中25家荷兰企业与中方进行了项目签约。
“在政府层面,我签署了一项医疗卫生监管的备忘录,涉及医药法律法规的合作。有25家左右荷兰医疗企业来华,在设备、过程管理、保健服务等领域,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备忘录。”荷兰卫生、福利、和体育副部长Martin van Rijin表示。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到33%。报告还预测,到2025年和2034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分别突破3亿和4亿,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老龄房地产业市场。
签约聚焦荷兰养老产业技术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项目都瞄准了中国的中高端老年人群对于荷兰养老产业技术的需求。
北京伊康广济科技有限公司及联众之家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荷兰卫生保健和健康研究所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and Wellbeing)
签约,将从荷兰引进interRAI国际为老服务评估体系。
“这次引入的汉化的interRAI评估系统就是一个身体量化表,能够使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的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从而形成更合理、到位的定价;对接客户病例,追踪老人的情况;还能替养老机构减少风险。客户主要是一些央企及房地产开发商,他们主要针对中高端养老人群。央企拿出部分物业改造成为营利性的养老机构,房地产开发商将手中已有土地或已建空间建设或改造成养老医疗社区。目前国内不到5家机构在用这个评估系统,将来估计至少要有上千家养老机构采用。”联众之家养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民透露道。
参与签约的走客,是专注于欧洲自由行的预订平台,在一两年前推出了健康旅行产品,这次和荷兰方面签约,将合作推出荷兰健康旅行产品。“通过高端健康旅行,中国消费者可以去国外体检、接受治疗等等。我们把年目标定为200人,5000万到1亿人民币的收入。目前,中国的高端老年人群在500万到1千万之间。”走客的吴景远说。
养老模式探索
“按照9073养老服务格局测算,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集中养老,3亿-4亿老龄人口的3%可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可以说2014年是中国养老产业的元年,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牛民表示,他在10月28日举办的中荷健康养老及医疗领域公司合作研讨会上参加了双方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
牛民提到的9073养老模式指的是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而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疗服务业可以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Martin van Rijin表示,1998年荷兰的养老成本是2亿欧元,这一数字目前成长为了300亿欧元。“欧洲的经济目前还在从衰退中缓慢复苏,面对养老成本的不断增加,对政府的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政府要思考如何结合学研机构、私营部门使资源获得更有效的分布,从而形成长期的、可持续的医疗服务。在荷兰,政府和私营企业在养老产业领域是有紧密合作关系的,政府的经验、职责配合私营部门的创新,这是很好的解决之道。”他说。
“未来,我们将加快推进上海养老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公立体制改革,释放空间;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上海市民政局老龄事业工作处处长陈跃斌在研讨会上说。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首个医疗PPP范例
在PPP模式分会场中,作为上海医疗领域内第一家PPP模式的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被重点展示。
据介绍,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上海医疗领域的第一个PPP模式案例,其目标也是中高端人群。该医院一期投入逾12亿人民币,股权结构为公私2:8,国资企业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公司为董事长单位,持股20%。分红机制,是同股同权。 “目前国内采用PPP模式的医院还比较少。我们是一家综合性医院,成立一年多以来,住院客人中,境内客户占到8成,其中7成为上海地区以外的客户,国际、港澳台客户占到2成。与进入市场较早的外资医疗机构相比,我们目前的门诊量还有些差距。一部分的病人使用商业保险支付。现阶段,医院还未开始盈利,仍处于初创阶段。很快,我们将开启部分精英医生团队的股权激励方案。现在,这些精英医生团队均已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开始了多点执业。
“我的看法是,医院与医保对接,然后培养拳头产品也就是优势学科才能更快、更好地盈利。”牛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