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未来5年,医药工业仍有望保持10%以上的“超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最具爆发力。
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明确,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文件指出,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政策。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对此,中信证券分析认为,加快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调节价,有利于民营医疗机构针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而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尤其是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仿制药的品质提升、创新研发等,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长期利好。
国开证券证券投资部执行董事吴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改将促进医疗领域价格有升有降,比如提高医疗服务人员费用、服务运营费用,降低药材、耗材的费用,使收费结构更趋合理。
据记者了解,药品价格改革文件已经落地。7部委联合制定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于今年5月份正式下发。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对此,银河证券发布报告称,取消药品定价,是破除计划经济价格管制的重要一步。药品市场价格行程中,由于医保基金是药品费用的主要支付者,会加大医保话语权,参与医保控费的PBM企业将直接受益。
中国市场调研网最新发布的《中国医药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年-2020年)》认为,根据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16%的增长目标测算,医药行业未来3年-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5%左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统计快报显示,2014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53.16亿元。《证券日报》记者据此测算,到2020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万亿元。有消息称,工信部要求,拟于今年编制完成的《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确定为实现重点突破的领域。
未来医药工业发展重点,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吴琪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制造领域提高国产化率、提升技术含量方面下工夫。二是随着生物技术及基因组学等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利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治疗疾病的新领域,生物医药的迅猛发展就是这个新潮流的一个具体体现。但我国目前还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机制,研究成果的转化、资金的配套等都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这些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三是在药品零售、医院运营、疾病数据采集等方面加强推进信息化管理,产业信息化与提高营运效率以及医药服务水平密切相关。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的数据统计发现,医药工业近十年来一直处于超速发展状态。从总量上看,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2013年突破2万亿元,四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355.61亿元,同比增长8.91%,高于全国工业整体增速7.51个百分点。从发展增速来看,201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2014年是12.5%,今年上半年是9.9%。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虽然是十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但较今年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3%)仍高出了3.6个百分点,是全行业工业增速中最高的。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表示,目前医药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医药企业需要换档不失速,也需要直面所遇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