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前沿科技 » 正文

研发、生产、应用三维度揭秘青蒿素全产业链锻造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1  浏览次数:138
医药网10月10日讯      研发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提取出有效抗疟成分     ◆发明青蒿素溶剂汽油提取法     ◆在疟疾高发区开展临床研究获得成功     生产     ◆昆药集团为全球唯一掌握青蒿素全产业链企业     ◆目前拥有7个蒿甲醚系列产品品种     ◆复方蒿甲醚系列药剂为全球最主要抗疟药     应用     ◆昆药集团蒿甲醚原料药生产线通过国际认证     ◆其针剂主要出口南美、非洲、南太平洋地区     ◆拯救全球数百万患者生命     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蒿甲醚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给人类的最大礼物之一”。 在其研发及产业化的过程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云南是全国最大的蒿甲醚生产基地,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蒿甲醚系列药剂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抗疟药,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研发:     青蒿素成功“面世”攻克医学难题     从其貌不扬的植物黄花蒿中,科研人员发现提取出神奇的抗疟新药——青蒿素。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青蒿素研发过程中云南省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作为最主要的参与者,为青蒿素新药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时光流逝,30余年过去了,当年那些为发现和提取青蒿素付出了巨大心力的科研人员,有的已年逾古稀,有的已离世。在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这些曾参与青蒿素研制的科研人员感慨万千。     青蒿素的成功是我国科研单位和人员大协作的成果,1967年5月23日,国家成立“全国性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小组”,作为主要成员之一的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前前后后有20多位年轻同志踏上了寻找抗疟新药的艰辛之路。     从最初把目光集中在常山、金不换、管兰香等天然植物上但效果不理想,到柳暗花明从苦蒿中发现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的发现可谓是一波三折。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1972年底,云南“5·23”办公室的领导从北京带来一个消息,说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抗疟作用,并建议对云南的蒿属植物进行筛选,这无疑预示着研究有了一个新的方向。1973年初,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想起《本草纲目》上记载黄花蒿的同类植物“烧薰可驱蚊,捣汁服可治疟”,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采集了云南当地特有的黄花蒿,制备了不同溶剂的提取物,顺利地提取了数种结晶。在检验这些结晶体时,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结晶体三的有效成分,竟然可以使原本被疟原虫感染得呈“满天星”状的小鼠血片中的疟原虫全部消失。经过不断试验筛选,科研人员最终从一种产自四川酉阳的黄花蒿中提取出大量结晶,并证实这一化合物就是后来定名的青蒿素。     青蒿素的成功“面世”,为有效治疗疟疾带来了曙光。然而,提取分离步骤较多、操作复杂、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难题又摆在了眼前。从丙酮到氯仿,从甲醇到苯,从乙醚到汽油,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上百次试验和31批中试,终于在1974年初发明了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合理的青蒿素溶剂汽油提取法,制得青蒿素30余公斤,使青蒿素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青蒿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