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有医疗机构接到了北京市医管局的通知,将部分药物确定为“辅助用药”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在使用中注意用量。该目录所列产品,全部为注射剂,而且为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大品种”。
目前,北京已将21个注射剂列入“辅助用药”目录,无疑对各个省的省代产生巨大心理震动。在以往的药品市场,一些安全性好、治疗疾病宽泛、临床适用科室广的注射剂是临床用药很大的药品,其中不乏用于“辅助性治疗”的药品。什么病都能治的“中国神药”便应运而生,但随着对辅助性用药的管控和限制,这些品种将面临限方限量,甚至直接被医院砍掉的命运。
“多年临床试用中,注射液还是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医生之间也普遍获得了认可,但由于国内企业也普遍缺乏对临床研究和临床证据的积累,所以目前想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有效,也存在困难。”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厂家表示,被列入辅助性用药的产品,将面临很大的市场危机。辅助性用药目录势必将是企业生死搏杀的血腥战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北京的限制辅助用药目录中可以嗅出几点:
1、没有明确疗效,用药科室随意的“大牛品种”未来随着合理用药的规范,会逐步被限制,这也是一个趋势,毕竟风光了这么多年了。
2、独家或2家的注射剂大品种(不论中药、化药)占有医保的比重相当大,因此未来被列入重点监控很正常,这次是北京市卫计委下文限制使用,下次有可能社保局下文严控报销,其实北京这个名单可以嗅出应该是参考了社保报销金额制定。
3、北京辅助用药限制目录已经警示了各地大小代理商,即将到来的各个省招标,代理商选择品种需要“多元化”,不要只盯注射剂、万能药,要注意组合拳,临床药效、专科特效药、口服特效药、妇儿科药、有疗效的基低药都要配备,否则像北京一样,一发文会关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