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分析:医疗改的四大硬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0  浏览次数:131

        医改的核心是医疗、医药、医保三项有机联动,有序推进。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药品已经完全市场化,品种丰富,供给充分,医保也在新一轮医改中,实现了全国人口95%以上的覆盖,成绩显著。唯独医疗还在公立医院高度垄断中坚冰不破,已经成为医改三联动的最大障碍。难怪李克强总理感叹,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

        为什么历经多年的改革,唯独医疗还在公立医院高度垄断中坚冰不破呢?

        其实质是新医改的以下四大硬伤,交互作用的结果。

        硬伤一,将公益与私营对立,将公益与公立混为一谈

        新医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面,就有将公益与私营对立,把公益与公立混为一谈明显倾向,很多医学权威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都或多或少是把“公益”和“公立”混为一谈。他们不假思索地认为,要想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必须确保医疗机构的公立性质。十分遗憾,公共卫生管理常识告诉我们,医疗服务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而确保国民的医疗卫生基本保障则是政府的责任,医院是个投入产出的实体,是不能也无法提供这种公益性的。政府向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完成,而不是依靠办医院来实现的。

        因此,只能建立公立医院为主的体系才能保证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案以及种种行为直接促成了公立医院的高度垄断,是医改所有难题的根源!

        硬伤二,将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割裂、对立

        在将公益与公立混淆的思想作祟下,市场机制被摆在次要地位,更可悲的是,在近十多年中,市场机制常常被野蛮地扭曲、干预、阉割!

        其一,药品国家定价是典型的国家主导阉割市场机制的案例

        国家定价实质是部门定价,部门定价实质是部门领导定价,面对市场海洋的海量信息,靠一个部门,是无法生成合适价格的。

        其二,药品强制降价

        2010年一则报道称,国家发改委自8月28日起,对青霉素等99种抗微生物药品进行大幅降价,平均降价幅度30%,最大降幅76.8%,降价金额为43亿元。这是发改委在10年来的第19次药品降价。

        但“降价令”发布之后,从药厂、药店及医院传来的反馈又一次让人尴尬:药厂对降价药品停止供货;药店也“弃用”了降价药;“高价药驱逐低价药”戏法再次重演。因此,“药品降价犹如剃胡子”,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治本之策在于改变公立医院高度垄断的体制。

        其三,医疗服务国家管制定价: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九十年代初从美国回来的教授,他的挂号费是国家定的每个号码16元,而黄牛党已经炒到了3000元!

        这就是国家定价对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医疗服务的数万种价格,国家能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况且所造成结果是悲剧性的。

        硬伤三,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的双重高度垄断造成的与高度腐败、医疗资源高度浪费三高并存的怪象,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是医药行业主要乱象的根源!

        由于迷信公立等于公益,2009年新医改实施后,甚至于将已经民营化的医疗机构由政府进行回购,公立医院所占比重一直在80%以上,加上以县医院为中心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网络的建设,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公立垄断的网络,贪腐普遍,浪费惊人,效率极度低下,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无力支撑。

        事实证明,目前公立医院的高度垄断是医改的最大体制障碍,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对医生的垄断,阻碍自由执业;二是对处方的垄断对抗医药分家;三是对国家资源平台的垄断,阻碍资源的整合利用,阻碍民营医院的发展。

        公立医院的高度垄断和不当管制造成公立医院的高度腐败和医疗资源的高度浪费。三高并存造成的过度用药、过度医疗十分普遍,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是医药行业主要乱象的根源!

          硬伤四,妖魔化药品价格,制造药价虚高的谎言,以政府强制降价和异化了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变相的强制降价为主要政策工具,造成了大量劣药驱良药,高价药驱低价药的恶果,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对经济学来说,药价虚高不是个准确的概念,甚至是个笑话。任何一种价格只要能成交就是真实的价格,不管高低均有其原因、支撑因素。药品市场和其他所有产品市场一样有高、中、低三种价格的产品,至于消费者选用什么,是消费者的事;然而,由于药品的特殊性,病人用什么药品,医生具有相当权威,尤其在医院,基本上是医生说了算。显然,当前的情况是医院、医生只愿意用高价药品,不愿意用低价药,因为高价药品中有自己的关键利益,所以不能据此说,因为医生愿意开高价药,就说所有药价是高的;另外,医生所用的高价药,不是虚高,是实实在在的高,每一分钱都有其所有者,都不能简单地去掉。

 
关键词: 药品 , 医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