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当强生遇见药明康德,开放式创新迸发巨大能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20  浏览次数:103
  医药网8月18日讯 在全球制药领域,制药企业之间的收购及项目许可(in/out license)加速了开放式创新研发模式的流行。但是,麦肯锡研究过去十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这种方式对公司来说效率很低。     现在跨国制药企业传统研发模式的光环似乎正在褪去,但“IP+CRO+VC”模式真的是解药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怎样的开放式创新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是一个没有唯一固定答案的问题,但肯定是有脉络可循的。”药明康德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杨青如是说。     近一年来,开放式创新的案例在中国不断涌现。比如近日刚刚宣布的强生亚太创新中心与药明康德的合作,还有再鼎医药与赛诺菲及BMS,北海康成与德国APOGENIX GmbH公司等。     强生和药明康德可谓开放式创新的成功代表,记者有幸采访到杨青和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总裁吴冬。作为合作中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开放式创新都有实战经验,并各有独到思路与策略。     吴冬(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总裁):关注与强生研发线匹配的早期项目     强生创新中心近日宣布与药明康德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将在双方人才、设备及资金等领域的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甄选创新医药制剂和健康消费品的早期研究,帮助创业者在中国建立以资产为核心的研发企业,推进研发的产品和项目进入全球市场。      “合作双方除了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以外,强生全球制药部门的科学家可以提供各个疾病领域的专业意见,药明康德则提供一个开放性技术平台。”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总裁吴冬表示。      “我们更关注与强生研发管线匹配的早期创新研发项目。从宏观上希望能促进业界对早期项目的投入,因为5~7年后可能会有几家公司成功被收购,科学家可以自己开新公司,失败公司也可以二次创业,如果每一轮都有几家成功公司诞生,由学术、研发、产业、投资、政策等各个环节构建的创药研发生态系统就能逐渐建立,波士顿当年就是这么起来的。”吴冬进一步解释。     根据合作协议,强生创新中心和药明康德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在创新医药制剂和健康消费品领域具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潜力的早期开发、研究,少数项目可能来自国内,更多的是通过双方的全球网络找到愿意回国创业的创业者。接着,双方会为创业者提供一定量的资金,在6~9个月内做一个关键性试验来初步证明该项目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开发性,如果结果是积极的,强生创新中心和药明康德会继续投入,也会帮其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VC将项目持续推进下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强生;药明康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