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 正文

在争议中被炒红的“动态DR”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3  浏览次数:79
  医药网8月5日讯 前段时间,美国NASA宇航局,在网上发布了一组新视野号拍下的冥王星的照片,一瞬间爆炸各大网络互动平台。网友、微友纷纷DIY,竞相把“无辜”的冥王星照片变成了表情各异的“大萌神”。随即而来的7月大暑之日,武汉天遭暴雨突击,有人调侃武汉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看海模式”。一夜之间,网友们更是各个“脑洞大开”,纷纷晒出各自“看海”的美图发至微博、微信,掀起阵阵“看海”狂潮。     笔者感慨强大的互联网和一群热情好事的“自媒体人”,用健硕的“臂膀”推动网络世界繁荣景象的同时,不禁联想到了最近医疗器械圈在互联网上被炒的火热的两篇文章——《动态DR之辩》VS《辩动态DR之伪辩》。     两者之争炒热了TA     《动态DR之辩》这篇文章于5月中旬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出来,便快速被“自媒体人”追捧,形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热闹局面。而《辩动态DR之伪辩》一文近日经微信平台发布之后,短短数日便达到了突破6000的阅读量,且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中。两者话题的重点皆为“动态DR”这款产品。     对于动态DR,笔者并不陌生。此款集动态拍片、透视、胃肠、造影于一体的多功能型DR产品,在业界早已是闻名遐迩。这款设备第一次亮相是在2013的厦门CMEF上,当时并没有给笔者留下太深的印象,但随后在行业里陆续听到有关它的声音。直到在2014年的重庆CMEF上,笔者再一次看到了它,并对它能减少误诊漏诊这一优势而深深吸引,而后它的发展更是势如破竹。笔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国各地大至三甲高等级医院,小至基层卫生院都有动态DR的身影,穿梭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难怪将自己推向了业内争议的风口浪尖。     文中争议的热点无非是“动态DR概念臆造、图像模糊、技术落后”等等问题,可笔者认为,文中说的再好、争议再大也无法抵过装机医院一句中肯的使用感受。那么,动态DR的真实用户感受是怎样的呢?     好的产品应拿用户体验说话     基于此,笔者开始在互联网各大平台上查找大量关于医院使用“动态DR”的新闻掠影。吃惊的是,笔者竟挖掘到了多家医院将动态DR作为新闻热点进行网络传播的案例。       这是在江苏省苏州市某二甲医院官网“行业新闻”栏目里,对动态DR进行了一篇新闻报道。报道内容大致是在医院遇到一起疑难杂症无法解决,动态DR派上用场,轻松化解尴尬问题,让医院大加赞赏。       这是在新疆库尔勒阳光医院的微信订阅号上,对“动态DR”进行了一篇文章的传播。大致内容也是对动态DR作为行业发展新趋势表示认可,同时也高度肯定了动态DR是医院临床诊断上的最佳选择。     笔者认为,能够得到多家医院的认可,并在医院的官方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动态DR”的相关新闻,实属不易。秉着对行业内高新科技产业的尊重,笔者近日又采访了装有动态DR的四川省内江某三甲医院放射科主任,打探下产品的真实使用效果。     聊到动态DR,主任脸上满面笑容。主任说动态DR在他们医院的使用效果非常不错。尤其是成像幅面大,且能够透视下定位,提高诊断效率,减少漏诊。主任分享了一起临床诊断案例,让笔者对动态DR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前有一个病人来医院检查,常规拍片可看到“右侧肺野‘条索状’影像”,根据常规片可诊断为陈旧性结核,但是总觉得有些异常,于是他们又用动态DR进行透视下观察,竟清晰看到了结节影像,病变点可随呼吸移动。当时主任很是吃惊,同时也松了口气,幸好没有直接诊断为陈旧性结核,要是没有动态DR,岂不是要酿成一起医患纠纷?从主任给出的动态DR图像效果来看,正如主任所说,幅面尺寸大、图像效果清晰可见。      该图诊断:胸部右侧肺野结节影     笔者近段时间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搜集,以及对医院主任的现场采访,能够看出终端用户对于动态DR的使用感知是积极正面的。而前文中那篇关于动态DR极具争议的文章,在这里笔者也不做过多点评。正所谓说得好不如唱得好,唱得好不如用得好,一款设备的好坏不是靠设备供应商自说大话而能决定,更不是靠外界三五评论就能左右。换句话说,真正好的产品应由产品使用者的用户感知来决定!     新鲜血液的注入,行业才会良性发展     随着中国医改政策的出台,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医械行业的投入。笔者认为,那些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民族医械企业,能在这股春风里突破自身壁垒,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理应得到业内的支持与肯定。这就似一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充满着无限生机与可能。     然而,当新鲜事物的首次出现,必定会经历一段世俗眼光的否定与抨击。在历史上,类似的故事屡见不鲜。1543年,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首次公诸于世时,受尽了教会、大学等机构与天文学家的蔑视和嘲笑。直到60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雷挺身而出证明了哥白尼的理论的正确性;1814年,33岁的斯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车。有人嘲笑他:“你的火车怎么没有我的马车快?”有人责怪他:“你的火车声音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但他并没有灰心,经过不断改革,终将机车试车成功赢得万千呼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现如今DR行业面临洗牌加剧,没有“送鲜花”与“扔鸡蛋”的共同存在,新诞生的产品岂能有信心与动力勇往直前?最好的与最坏的都创造了历史,而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笔者猜想,动态DR是想在这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路上,留下它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上所有的患者送去一份健康的祝福。
 
关键词: 动态DR;医疗器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