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浙江  盐酸  白藜芦醇  氨基  技术  吡格列酮  吡啶  中间体  制药设备  骨科  原料药  前景广阔  武汉  中成药“避风港”或步其后尘  试剂  机构悄悄潜伏“创新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简讯 » 正文

借政策东风,国产医疗器械有望破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23  浏览次数:94
  医药网7月22日讯 广州某医院门诊室外,醒目的“推销人员谢绝入内”的告示并没能阻止张云帆(化名)进入的脚步。推门而入后,他轻车熟路地向快要下班的主治医生推销起某国产医疗器械品牌的心电监护仪。     作为一名国产医疗器械销售人员,张云帆对这次推销并不抱有多大希望:“国产医疗器械设备的毛利率只有百分之十几,销售人员每笔开单的提成只有3%。卖个国产医疗器械并没有传说中那么赚钱,基本算是没有什么利润,从企业到销售人员,都是如此。”让张云帆更沮丧的是,即便这一次推销成功,也不过是他从业三年以来成交的第四笔生意,“要是靠卖这个吃饭,我早就饿死了!”      “GPS”垄断国内高端医疗器械     作为一线销售人员,张云帆的遭遇折射出国产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现状。     长期以来,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家跨国企业,垄断了国内CT、核磁共振、PET-CT等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70%。因这三家企业的英语首字母为“GPS”,业内将此垄断格局称为“GPS神话”。     凭借工业尖端优势、先发优势和科技创新,外资企业始终占领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品牌和营销的四重制高点。据中国医药(18.48, 0.65, 3.65%)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贸易报告》显示,我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是外国品牌。     在GPS的三重夹击下,我国有近1.6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艰难求生。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分析,基于2014年医疗器械市场总量的2760亿元计算,国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年平均收入仅在1700万元左右,多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且技术水平偏低,主要针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市场销售。     核心技术缺失是国产医疗器械无法发声的原因之一。前瞻网医疗器械分析师李佩娟认为,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与国际跨国企业比,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投入上相差较远,研发投入超过企业营收10%的屈指可数。与此同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还在不断收购国内业绩优秀的同类公司。     国产医疗器械只能在非接触性设备和其他低端领域努力征得一席之地。201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6.1%,但出口额达到上亿美元的产品,依然集中在按摩器具、医用导管、药棉等一次性耗材和中低端诊断治疗器械上。     昂贵的进口医疗设备正是中国人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时表示,现在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基层买不起、老百姓(64.29, 0.40, 0.63%)用不起。目前,进口医疗设备在我国的价格普遍比欧美日等原产国价格高50%-100%。“主要问题不在于生产厂家,大部分利润都消耗在了流通上。”     据通用公司(GE)内部人士称,以一个普通的心血管支架为例,美国市场售价在200美元左右,而在中国,经过层层加价之后,到达医院的售价高达2万-3万元。      “中国式招标”,价格虚高的根本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以药养医’的环境下,医院当然倾向选择高价的进口医疗耗品和卫生材料,因为利润空间大。”其中,医疗器械的回扣远高于药品。“医院在药品上能拿到约占售价20%的回扣,医疗器械则能拿到30%-40%的回扣。”张云帆佐证了这一说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欢迎扫码下载展会杂志电子版 | 帮助中心 | 国际注册与认证 | 服务指南 | 黄金板块 | 本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