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年度某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报价开标结果,1.0g 头孢曲松钠0.847元/支的最低开标价隆重登场。
这意味着什么?懂行的人士算算账就知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0g/支规格,包装材料起码要0.25元,税0.12元,剩余0.477元全算成头孢曲松钠无菌粉成本,折合成头孢曲松钠原料药价格就是487元/kg。笔者对这样廉价的药品深表怀疑,也不信这种药能让患者减轻负担。
回过头来看看去年与今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在各省的中标价格差别。从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积累的中标数据库作一对比分析就会发现:一是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中标价格不到两年时间最高差别达1倍,生产企业成本以这么快的速度下降实在令人惊讶;二是地区的价格差率最高达1倍,如此悬殊的地区差异,说明主持方的招标砝码在质量还是在价格?
我们不禁要问,轮番降价后患者真的能得到实惠?真的能减轻负担?真的是医改的目的吗?基本药物是报销用药,既然是医保报销,患者使用这种药品其实花不了多少钱,那能说明这些低价基药能解决老百姓的看病贵?
招标价格定得如此低,你让企业靠什么为临床服务?竞相压价,劣币驱良币,如此之风带来恶果将令一些企业铤而走险,放弃信誉、牺牲质量。除了制剂企业没有利润,还连累上游原料药中间体的企业日子也不好过,对行业上下没有任何好处。药企还是有利润空间的,还是可以再压出水分。由于原材料、人力资源等成本的不断提高,医药行业并不是外界误认为的,药品的成本就如同海绵挤水总也挤不干净。相信中标企业也一定是打掉了牙往肚里咽。
企业成本压缩的空间还有多少?不用实施GMP、不用考虑员工利益、不用管理投入、不用社会责任?如果真的这样,中国的医药产业又谈何可持续发展? (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