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7月20日讯 作为医改药改关键试点城市,上海各级医疗机构一直是全国市场的试金石。任何改革在上海的成功,都将对全国起到积极示范和推进的作用。
2015年,上海市医改的五项重点在于:分级诊疗、医药分开、薪酬分配、社区服务和老年护理。其中分级诊疗和医药分开是重点中的关键,那么这些改革政策的实行到底给药企带来哪些提示和商机呢?
首先,分级诊疗已经在浦东新农合试点成功,家庭医生签约制势在必行。
在新政策下,浦东新区将把服务区内新农合人数的一年预付总额按照季度划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再把管理权限下放给全科医师。由全科医师来管理签约病人的健康和费用,主动与居民家庭建立“朋友”关系。签约居民首诊必须在社区,家庭医师有权利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诊到上级医院以及转诊到哪家医院。根据改革实行的经验,患者愿意接受家庭医师管理的前提是:医师水平令人信服和转诊医疗费用低。而这样一种“按人头支付”和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的结合,将是今后区县一二三级卫生机构的付费结构基础。
其次,医药分开,上海医改办对此的解读是分开不等于取消药品加成,而是按照病种找出劳务费、药费、材料费等的最佳比例,把性价比降到最低。
“因为取消药品加成后,会涉及到调价项目和幅度,北京选择了零加成后增加医师服务费(2元变4元),而调整后这一项目收费就出现了21倍的增长。而上海则更加注重性价比,“仅靠取消药品加成无法彻底改变整个药品在流通以及医院购销使用中的问题,上海要探索比价关系的优化,和采购模式的改革。”医改办主任付晨如是说。“如果按照国家要求把药品加成取消,再增加医疗劳务价格,这样可以完成国家任务,但对于解决整个医改中的问题,我觉得意义不大”。
上海在考虑把药品加成剥离出医院的收入,把药品变成医院的成本,这样的变化下,医院对药品费用的控制一定会加强,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动力会更大。单独取消药品加成一不能减轻老百姓的药费负担,二不能优化医院的收支结构,三不能解决药品购销中的不规范操作,因此意义不是很大。”
那么对付晨主任的这段话,药企该如何理解呢?如果仅靠控制药占比一项,医生们就得一手拿手术刀,一手拿计算器,既要治病救人,还要控制药占比,一旦药品价格高上去马上就要想办法增加非药费收入,最后导致医药费用并没有因为药品加价率的降低而减少。一家医院的负责人说:“各家医院都在做”小动作“来控制药占比不要超过主管部门的规定,比如通过内部收入调整,把药品收入从公立医疗收入中扣除,药占比就自然降下来了。毕竟,谁也不愿意把到手的收入拱手让人。”
笔者健康小杨在两家三甲医院和一家区中心医院看到的情况,都是人满为患,各科室挤满了来看病的人,医生忙于解答平衡来自上下游的各种问题,累的不轻,忙的不行。任凭你医术再高,医德再好,一上午刷完200多个病人之后,换来的片刻休息和微薄的收入,让一颗济世救人的心轻松不起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