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制药商辉瑞(Pfizer)正在寻求推出降胆固醇药立普妥(Lipitor)的非处方药版本,旨在让消费者可以在不用医嘱的情况下在柜台上购买到该药物,以期弥补该药在今年11月丧失美国专利权后的销售损失。如果该项尝试成功,那么将有助于辉瑞实现该药物销量新的增长。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虽然这个消息现在并没有得到辉瑞的证实,但是为了挽救立普妥专利失效之后公司的业绩,辉瑞极有可能推出非处方(OTC)形式的立普妥,但是仍然需要美国FDA审批。然而在FDA这一关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因为此前FDA拒绝了另一种同类降胆固醇药的非处方版上市,这让立普妥的前景扑朔迷离。
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11年二季度,辉瑞盈利26.1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是公司未来的业绩并不明朗。2010年,立普妥为辉瑞创造了高达107亿美元的销售额,但是到今年11月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如果辉瑞没有研发出新的药品来弥补立普妥的销售损失,那么今后两年辉瑞的销售额将下滑最多8.3%。
郭凡礼指出,为了缓冲专利药到期后的公司损失,辉瑞在过去10年中投入700亿美元巨资在研发领域,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辉瑞采取向主业收缩的政策。在上个月辉瑞宣布出售或剥离旗下的动物保健和婴儿食品两大业务部门。
而辉瑞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公司面临立普妥专利到期的风险,由于辉瑞计划剥离的这两大业务总售价可能在220亿美元,因此所得收益可以研发新药以弥补立普妥专利到期后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冲击;其次是辉瑞的营养品业务和动物保健业务并未做到全球第一,这与公司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制药企业地位不符,无法符合大股东利益,因此剥离。
郭凡礼同时表示,实际上,接下来的几年内全球医药市场将迎来专利药到期潮,比如诺华制药将于2012年和2015年丧失最畅销药物抗高血压药Diovan和抗癌药Gleevec的专利权,这些因素都导致跨国药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平缓业绩,而进入国内市场同国内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就是外资企业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投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