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6月3日讯 昨日消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姜世勃教授团队目前已研制出了对抗MERS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已完成在MERS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上的实验,初步结果显示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药物的研发目前处于实验室阶段。
姜世勃团队重要成员,博士生导师陆路告诉记者,2013年,姜世勃教授所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了一种可抵抗“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的高效多肽抑制剂,该研究成果也于2014年1月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信》上。
陆路告诉记者:“最近,团队在2014年的成果基础上,对抑制剂进行了很好的优化,已经在两个MERS感染小动物模型上做了实验,发现有非常好的抑制MERS病毒感染的效果。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了这种抑制剂在动物体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虽然该药物的研发目前只处于实验室阶段,但陆路认为,“例如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在疫情紧急的情况下,可以马上用于对病人的急救。用药越早治愈效果也会越明显。”
姜世勃向记者比喻,MERS病毒如要感染人体细胞,就必须将其“左右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才能进入细胞内。而我们研发的多肽药物就是取自于MERS病毒蛋白的一个片段,制造出病毒的“右手”一模一样的假右手,这只假右手可以握住真左手,使病毒真右手无法与真左手“紧握”,也就无法感染细胞了。
MERS病毒最早发现于2012年中期,因死亡率高达43%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物和疫苗。2012年,姜世勃教授及其课题组即关注其发展。
姜世勃告诉记者,该药物在实验室阶段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如果按一类新药的标准距离临床实验还需要一个过程,“药物进入临床首先要通过GLP动物安全性测试,同时要符合药监局的各项标准。而这个过程还需6—10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