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国民对眼健康的要求已经不能再局限于防盲治盲,不仅要看得见,还要看得清、看得久。”近日在京举行的国民视觉健康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国民视觉健康正面临严重危机,青少年近视问题尤为突出,调整视觉健康相关政策已刻不容缓。
近视迅速低龄化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团队刚刚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近视总患病人数约为4.5亿,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位。
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带来的一组数字也印证了上述报告:我国从1985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85年,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11.4%,2010年达到40.89%,其中90%为近视。同一时间段,高中生视力不良率从51%升高至79%;大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7.2%升高到84.72%。
“近视已成为‘国病’,青少年近视问题在不断恶化。”李玲说,由于视力达标者大量减少,我国征兵标准也在一路走低。2011年我国征兵标准为陆勤人员右眼裸眼视力4.9,左眼裸眼视力4.8。2014年标准降低为右眼裸眼视力不能低于4.6(折合0.4),左眼裸眼视力不能低于4.5(折合0.3)。
现有防控政策难落实
学习压力居高不下,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化,日益增长的近距离用眼强度和户外活动时间的减少,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关键因素。我国对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度重视,在国家层面相继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举措,但是落实不理想。
李玲分析指出,政策难以落地问题主要出在4个方面。一是激励不足。现阶段上级考核学校、校方考核教师、教师考核学生,以成绩而非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导向。二是缺乏常识。教师本身缺乏基本的视觉健康知识,尤其是科学的近视防治知识,对学生和家长的视觉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三是手段落后。现行在校学生体检的眼部检查多限于裸眼视力或戴眼镜矫正的远视力测试,统计的数据仅限于远视力低常,对青少年眼屈光状态发育规律缺乏归纳分析,导致对预防和治疗缺乏有效指导。四是专业机构参与不足。学校卫生保健方面的专业力量薄弱,而眼科医疗科研机构通常难以深入学校开展近视防治指导。
建议纳入重大公卫项目
“促进国民视觉健康,当务之急是促进青少年视觉健康,尤其是以运动促进视觉健康。”李玲指出,新加坡保障青少年视觉健康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据了解,新加坡青少年近视率也曾高居不下。21世纪初,该国7岁儿童近视率超过20%,超过70%的大学生需要配戴眼镜。患病率远远高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到近视问题的严峻性,新加坡政府将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并推出重要政策举措。2001年,新加坡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创立了国家近视预防项目。该项目旨在为全体青少年进行视力普查、健康教育并建立近视档案。项目特别强调户外活动对预防近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课外活动时间作为考核公立学校的重要指标。2011年,新加坡官方宣布,2005年~2011年,该国青少年近视率下降了5%,这是新加坡建国以来青少年近视率首次下降。
李玲建议,给青少年建立视觉健康档案,长期跟踪才能对症下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近视防控,同时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视力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陕西、甘肃农村地区,5/6的近视少年儿童没有配戴眼镜,原因之一就是经济问题。及时配戴眼镜能够帮助儿童提高学业成绩,同时显著改善视觉健康,对儿童的教育、就业和终身幸福有着密切关系。建议国家通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适龄贫困少年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合理配镜以及疾病治疗等服务,保障视觉健康。”
这一提议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的响应。“给学生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和在贫困地区实行青少年儿童视觉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十分重要,且在政策上是可行的。”毛群安同时提出,视觉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要。现在大家都不注意,近视的比例已经高到“见怪不怪”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宋新建议,保护青少年视觉健康的一个可能出路是将相应工作交由妇幼保健院负责。我国已建成完整的妇幼保健系统,共有3039家妇幼保健院,495家妇产医院,79家儿童医院。可以以项目形式在妇幼保健院中建立维护视觉健康的机构,将儿童6岁前的视力保健交由妇幼保健系统负责,包括健康教育、筛查、体检等,可以形成非常好的规范化体系。(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