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2015年全国血液管理暨2012-2013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指出,当前我国无偿献血总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但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要以核酸检测、精准用血、大力推进联动机制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扩大血液供应,加强血液质量和安全管理。
《献血法》实施17年来,全国献血总量由1998年的不足1000吨提高到2014年的近4400吨;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由1998年的32.8万提高到2014年的1299万,2014年人口献血率达到9.5%。。会议提出,到2015年年底,我国人口献血率要达到10%。以上,血站核酸检测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人口献血率要达到15%。以上,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血站服务体系,建立血液质量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血液安全水平。
马晓伟指出,改变血液供需“紧平衡”状态,需要一手抓扩大血液供应,一手抓科学合理用血,同时建立完善辖区间、省际间的血液供应联动机制。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实现量化管理。此外,还应规范开展血液调剂工作,完善辖区血液调剂程序和管理制度,依法建立省际间血液供应联动机制,在季节性缺血或面临重大突发应急卫生事件时,使血液能在区域间及时、有序调度。
马晓伟强调,要将血站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作为当前提升血液安全整体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的任务目标。要建立统一的血液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血站、医疗机构、采供血信息联网,实现血液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健康报)